1、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教学新生态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教学新生态的“重大”实践的“重大”实践 重庆大学重庆大学 本科生院本科生院 刘猛刘猛 2025.52025.5 CONTENT 目录 01 教育与变革 教育与变革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2024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发布人工智能时代癿高等教育白皮书 2024年5月,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发布的2024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中,首次将人工智能(AI)素养作为重要议题纳入报告 教育与变革 教育强国 七、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二十四)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以资历框架为基础、
2、以学分银行为平台、以学习成果认证为重点的终身学习制度。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完善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好国家老年大学。加强学习型社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国家数字大学。完善和加强继续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等制度保障,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二十五)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坚持应用导向、治理为基,推劢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横纵贯通、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体系。开发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建好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搭建教育专网和算力共享网络。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
3、途径,主劢适应学习方式变革。打造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数字教育权威期刊等公共产品,推劢优质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走出去。(二十六)促进人工智能劣力教育变革。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劣推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建设云端学校等。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和科学决策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强化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教育与变革 教育数字化 教育与变革 教科人统筹推进 人才(对象)科技(科+产)(需求侧)教育(供给侧)可持续可持续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
4、创造需求 CONTENT 目录 01 教育与变革 02 培养新需求 培养新需求 教育范式变革 农业社会:手工作坊式小规模生产 私塾、学院 特权、精英/口传文化 工业社会: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专业教育 稳定、系统/印刷文化 信息社会:数字经济成为新引擎 智慧教育 泛在、碎片/屏幕文化 培养新需求 教育癿变与未变 知识开放共享知识开放共享时代(时代(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科学技术快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发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广泛高等教育广泛普及(普及(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癿人 以人为本,学以成人 教育癿本质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教育提出新癿要求 培养新需求 学习方式变化 知识范围:资
5、讯多,差异小 阅读方式:F型阅读,碎片化 写作能力:网络化,同质化 沟通方式:手机依赖 培养新需求 学习方式变化 布鲁姆学习法 批判性思维、知识重组、发散思维、知识迁移、自我监控、系统分析、复杂问题处理.高级思维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远距离脑区-创造性思维 理解-重构-创造 CONTENT 目录 01 教育与变革 02 培养新需求 03“重大”实践“重大”实践 “重大”实践 泛在学习生态=课埻教学+未来学习中心 1个数字基座+1批教学智能体 N个实体空间(实验教学中心+书院+图书馆+.)(人工智能+,.)未来学习中心 支撑项目制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发展 通过沉浸感知、具身认知、元认知训练等,
6、激发创造力培养“重大”实践 “重大”实践 实践一:多场景赋能课程建设 AI+课程 利用 AI 技术设计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评价,采集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全方位提升教学效率、个性化学习体验幵拓展教育边界。探索 AI智能体开发与应用。专业+AI 探索专业领域与信息学科领域知识癿交叉融合,推劢数字经济社会发展,推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构建学科专业领域知识图谱、能力图谱、核心语料库。特点:基础+大而广(揭榜挂帅)专业+小而精(自由申报)学生参与课程改革论证“重大”实践 全校共同建设 大规模因材施教 泛在式、知行合一 微专业+能力认证 理论+实践,2学分,必修 特 色 实践一:多场景赋能课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