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典型生态系统状况 fff 3 3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 2025年6月 20242024年年 东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东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4 4 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黄嘴白鹭,鹳形目鹭科白鹭属鸟类,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候鸟,为国家一级保黄嘴白鹭,鹳形目鹭科白鹭属鸟类,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候鸟,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IUCN)列为易危()列为易危(VUVU)物)物种。种。20242024年,东海区江苏辐射沙洲、浙江乐清湾、福建闽江口等区域记录到该鸟类。年,东海区江苏辐
2、射沙洲、浙江乐清湾、福建闽江口等区域记录到该鸟类。第二章 典型生态系统状况 fff 5 5 为使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了解东海区海洋生态状况,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和自然资源部要求,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组织编制了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现予公布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局长 2025年6月8日 岔霆第二章 典型生态系统状况 fff 7 7 目 录 Contents 综 述 1 一、海洋生态基本状况 3 海洋生物 3 水体环境 8 沉积环境 15 二、典型生态系统状况 16 滨海盐沼 18 红树林 21 珊瑚礁 24 牡蛎礁
3、25 砂质海岸 26 泥质海岸 29 河口 36 海湾 42 三、海洋生态灾害与生态问题 49 赤潮 49 浒苔绿潮 51 马尾藻暴发 52 局地性生物暴发 53 海洋低氧 54 专 栏 东海局首次在东海区发现较大面积海草床 17 上海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 上海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实现新提升 30 宁波市创新实践一地一策生态预警监测工作 32 浙江省杭州湾海上综合观测平台建成运行 44 福建、厦门持续推进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 48 江苏省扎实推进黄海浒苔绿潮防控工作 52 1 综综 述述 东海区所辖区域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 4 个省(市)毗邻的我国管辖海域。2024
4、年,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及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宁波市、厦门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积极推进东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建设和任务落地见效,有力支撑新时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2024 年,东海区共开展了 621 个站位的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8类 25 个区域共 802 个站位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和监测,以及对赤潮、浒苔绿潮、马尾藻和局地性生物暴发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态问题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海洋生态基本状况稳中向好。2024 年夏季,东海区近岸海域共鉴定出海洋浮游植
5、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 1392 种;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保持稳定,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 72.6%,水体富营养化状况整体呈下降趋势。表层沉积物质量良好并保持稳定。典型生态系统状况整体稳定。2024 年,东海区首次发现较大面积海草床;调查监测的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植被生长状态较好,生境适宜性较高;东山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优良,活珊瑚覆盖率和硬珊瑚补充量增加;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积有 2 2024 年东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所增加;砂质海岸资源禀赋与承灾能力较好;泥质海岸岸滩保持稳定,沉积环境良好;河口、海湾生态状况基本稳
6、定,局部区域存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海洋生态灾害与生态问题仍需关注。2024 年,赤潮发现次数与累计面积与 2023 年相比均略有上升;南黄海浒苔绿潮最大覆盖面积和最大分布面积均小于 2023 年;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出现马尾藻暴发现象;杭州湾北部海域出现海蜇暴发事件;长江口东部海域监测到低氧现象。3 一、海洋生态基本状况 fff 一、海洋生态基本状况一、海洋生态基本状况 (一)海洋生物 2024年夏季(8月),东海区近岸海域共开展了 410个站位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监测,共鉴定出各类海洋生物1392种。近十年,东海区近岸海域生物群落结构总体保持稳定。浮游植物 2024 年夏季,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