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 | 20222022年年0404月月2626日日买入买入德方纳米(德方纳米(300769.SZ300769.SZ)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前瞻布局新型磷酸盐正极产品工艺路线夯实成本优势,前瞻布局新型磷酸盐正极产品核心观点核心观点公司研究公司研究深度报告深度报告电力设备电力设备电池电池证券分析师:王蔚祺证券分析师:王蔚祺010-S0980520080003基础数据投资评级买入(首次覆盖)合理估值470.00 - 547.00 元收盘价409.10 元总市值/流通市值36410/34774 百万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678.
2、00/128.81 元近 3 个月日均成交额761.65 百万元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公司公司是磷酸铁锂正极领先企业是磷酸铁锂正极领先企业,市占率稳居国内前两位市占率稳居国内前两位。公司自成立之初就重点布局纳米材料, 主营产品为纳米磷酸铁锂正极。 2021 年公司在国内磷酸铁锂企业中市占率达到20%,位居第二名。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客户合作密切,并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建有合资工厂。动力动力和储能市场双轮推动下和储能市场双轮推动下,磷酸铁锂正极需求高速提升磷酸铁锂正极需求高速提升。国内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的同时,CTP等新技术提升系统能量密度,高性价比的磷酸
3、铁锂获得越来越多车企青睐。储能场景对电池成本、寿命要求高,磷酸铁锂也成为主流方案。 我们测算2025 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达177万吨, 年均复合增速46%。2021 年国内磷酸铁锂市场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合计市占率超42%,其他厂商市占率均在10%以下,龙头优势明显。公司独创液相法工艺公司独创液相法工艺,兼具成本和性能优势兼具成本和性能优势,绑定大客户协同发展绑定大客户协同发展。生产方面,公司独创液相法工艺,显著降低生产能耗;同时液相法使得各原料混合均匀,对于对低品位原材料兼容性高,可降低原材料成本。性能方面,液相法能够实现原子级混合,且烧结温度低避免材料团聚,产品的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一致性
4、和循环寿命突出。客户方面,公司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密切, 每年给宁德时代供货约占其需求的40-60%左右。 同时公司还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建设合资工厂,预计伴随合资工厂在 2022 年的持续落地,有利于巩固公司的市场份额。前瞻布局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前瞻布局磷酸锰铁锂和补锂剂,主动升级竞争赛道主动升级竞争赛道。磷酸锰铁锂是磷酸铁锂新发展方向,其能量密度较磷酸铁锂提升10-20%,且具有出色的低温性能。与三元材料相比,磷酸锰铁锂价格低、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公司是磷酸锰铁锂专利布局最多的企业之一, 产品送样下游获得高度认可, 现已布局44万吨产能, 其中11万吨预计在2022 年底投产。 此外, 公
5、司还投资建设了4.5万吨新型补锂剂项目,预计将于2023 年开始陆续投产。盈利预测与估值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国内磷酸铁锂市场领先企业,具有显著的产品和成本优势。公司提前卡位新型磷酸盐、补锂剂等项目有望享受技术红利。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6.7/21.6/28.2 亿元,同比增长109/29/31%,PE分别为23/18/14 倍。结合绝对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在 470-547 元之间,对应 22 年动态 PE 区间为 25-29 倍,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 9%-27%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6、;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新产品投产不及预期。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02020202120212022E2022E2023E2023E2024E2024E营业收入(百万元)9424,84221,35234,72436,529(+/-%)-10.6%413.9%341.0%62.6%5.2%净利润(百万元)-28801167221552816(+/-%)-128.4%2818.8%108.9%28.9%30.7%每股收益(元)-0.328.9718.7424.1531.56EBITMargin-6.3%20.7%11.5%10.8%13.2%净资产收益率(ROE)-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