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2019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8月前言顾问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于2018年1率先进行先进制造业城市及集群研究,结合当前各产业与各类新技术交错迭代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认为当下的先进制造业是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工艺等先进技术,并在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服务、维护的管理过程中运用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绿色制造等先进化管理方法或模式,达到产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或产品全生命周期先进化管理(特别是制造过程先进化)的产业。通过对先进制造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和主要现状的剖析,明确了其定义,总结出了经济带
2、动性、创新驱动性、多领域融合、质量品牌和绿色集约五个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指数旨在成熟、准确的衡量各城市及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明晰地区与企业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地方政府及企业总结发展模式,寻找前进路径提供重要参考。1 详见顾问公开发布2018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2018.11出版前言1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特点4一、高端技术装备领域有所突破,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5二、新技术催生产业结构变革,呈现出“智能+”融合发展态势5三、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成效,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果初显5四、品牌建设提效增速,自主品牌数量略显不足6五、环
3、境治理投入逐渐加大,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6第二章 评价维度与体系7一、评价维度8二、评价体系8第三章 评价结果与分析9一、总体结果10二、总体分析11三、分维度指数分析14 (一)创新驱动维度14 (二)多领域融合维度16目录(三)经济带动维度18(四)质量品牌维度20(五)绿色集约维度23第四章 发展趋势与展望25一、“后数字化”技术引领智能经济发展,不断升级消费体验26二、5G应用重构制造新模式新场景,加速产业融合进程26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助力产业集群建设,“1+N”型协作机制将重塑经济共同体26四、品牌建设的重心发生转移,培养品牌核心价值观将成为发展趋势26五、环保理念贯穿生产制造全
4、环节,绿色生态链构建将进一步加强27附件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28一、集群组织变革将是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内外协同革新的点火器28二、构建根植性和开放性的融合体系将是中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力方向30三、构建基于紧密合作和协同发展的高效创新网络将成为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31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衍生和优化产业链,最终实现控制价值链的产业培育模式将成为集群提高经济带动能力的主要抓手 32五、创新活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核心产业链完整的领域将成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首选324发展现状与特点一、高端技术装备领域有所突破,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新技术催生产业结构变
5、革,呈现出“智能+”融合发展态势三、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成效,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果初显四、品牌建设提效增速,自主品牌数量略显不足五、环境治理投入逐渐加大,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第一章2019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5一、高端技术装备领域有所突破,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研发投入(R&D)经费逐年增多等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进制造业在高端技术装备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例如,在卫星导航领域,北斗三号系统完成部署,预示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开启全球化服务进程。在轨道交通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时速350公里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3+ATO)完成现场测
6、试,高铁核心技术实现100%国产。在量子领域,中国科学家率先实现了12个超导比特量子纠缠态,刷新了世界纪录。这些重点领域我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随到领先的飞跃,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在创新能力上,我国先进制造业仍需全面发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我国目前尚需加大研发力度以增强自我供给能力,在高性能电子功能材料、航空发动机、纳米级光刻机、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仍需持续发力,努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新技术催生产业结构变革,呈现出“智能+”融合发展态势当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制造业领域,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