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 公司研究 /公司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化工 2022 年 04 月 19 日 国瓷材料 (300285) 新材料龙头受益新能源和国六需求爆发,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打造中国的丹纳赫 报告原因:有新的信息需要补充 增持(维持) 投资要点: 国瓷材料是国内领先的陶瓷材料供应商。传统优势领域为 MLCC 陶瓷配方粉,上市以来以电子陶瓷材料为起点扩展业务布局。目前公司产品已涵盖电子陶瓷介电材料(MLCC) 、电子金属浆料(银浆、铝浆、铜浆、镍浆等) 、新能源材料(勃姆石、高纯超细氧化铝、氧化锆微珠) 、催化材料(蜂窝陶瓷、分子筛、铈锆固溶体等) 、生物医药材料(氧化锆及陶瓷义齿) 、精密陶
2、瓷结构件(陶瓷轴承球、光纤套管) 、建筑陶瓷材料(陶瓷墨水、釉料)等,形成了以电子材料为压舱石、以催化材料和 5G 材料为双引擎,以生物医疗材料和精密陶瓷结构件为重点培育方向的产业体系。2021 年公司营收 31.6 亿元、归母净利润 7.95 亿元,近十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CAGR 分别约36%和 34%。 电子材料龙头迎战略机遇,MLCC 产能持续扩张,氧化铝和勃姆石景气度提升。公司 MLCC 粉体国内市占率达 80%、全球市占率约 25%,普通材料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并计划投资建设超微型 MLCC用介质材料,完善高端产品线。5G 的应用一方面推动手机用MLCC 数量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基
3、站用 MLCC 的市场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布局加快,锂电池市场对涂覆用高纯超细氧化铝及勃姆石材料的需求激增,公司 21 年完成与下游电池、隔膜及涂覆行业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22 年积极进行产能扩充,预计三年内高纯超细氧化铝产能扩充至 3 万吨/年,勃姆石扩产至 10 万吨/年。 汽车尾气催化需求即将迎来爆发,核心材料国产替代正当时。2021 年公司实现碳化硅 DPF 项目实现技术突破,目前已经完成国六产品全系列开发,公司超薄壁 TWC 产品和 GPF 产品在国内汽油机微卡领域大批量供应,柴油机 DOC、SCR、DPF、ASC 等产品开始稳定供货,同时海外售后市场也积极布局,2021 年公司蜂窝
4、陶瓷产销量分别约 1520 万升、1341 万升,同比分别增长 73.52%、60.41%。蜂窝陶瓷作为尾气催化的核心材料,2023 年其总需求将达到 1.7 亿升/年,对应市场空间达到 98 亿元。公司有望在国六阶段凭借客户渠道和性价比优势实现进口替代。 爱尔创打造成为口腔材料的平台型公司。21Q3 爱尔创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就此打通从材料到义齿成品的全产业链,实现了垂直一体化布局,爱尔创将致力于构建从产品到服务的齿科医美一体化产业体系,将在战略投资者赋能之下进一步加速发展。公司注重品牌建设,终端向医院拓展,目前在东营成立了自主品牌的牙科口腔医院,实现产学研的配合,同时公司在北美、欧洲、印度
5、等地区设立办事处或子公司,不断强化自主品牌的推介与销售,相关产品的海外影响力逐步提高,产品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打造 CBS 系统提升精益管理能力,我们看好公司走上产业与资本融合的成功之路。公司上市以来立足 MLCC 配方粉主业的基础,进行多次并购, “加减法”同时进行,打造 CBS 系统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从并购后各子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其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随着 CBS 逐渐成熟运作,公司的产业-资本融合闭环将形成越来越强的正反馈机制,我们看好公司将成为中国的丹纳赫。 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 2022-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9、13.3、16.1 亿元,对应 P
6、E 为 30X、25X、2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齿科材料拓展不及预期;国内重卡市场不及预期 市场数据: 2022 年 04 月 19 日 收盘价(元) 32.76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54/30.97 市净率 5.7 息率(分红/股价) - 流 通 A股 市 值 ( 百 万元) 25825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 3194.03/11633.32 注: “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 基础数据: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每股净资产(元) 5.72 资产负债率% 22.12 总股 本/流 通 A 股( 百万) 1004/788 流通 B 股/H 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