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下, 医疗服务方如何围绕患者与客户旅程塑造可持续竞争力03.2022 上海 / 中国罗兰贝格洞见医疗服务方塑造可持续竞争力 |1引言长期以来, 国民健康水平提升都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 医疗服务方面临着多样化、 差异化、 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行业前景可期。 与此同时, 政策、 技术、 人口社会及新冠疫情等方面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医疗服务行业, 也带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目前, 医疗服务行业正处在迈向新时代的窗口期, 不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非公立医疗机构都应该关注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以积极应对挑战、 赢得先机。罗兰贝格基于长期的行业观察, 提出了医疗服
2、务方的致胜要素矩阵, 并就其中目前医疗服务方普遍缺乏认知和体系化方法论的营销能力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医疗服务方, 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逐步提升以营销能力为代表的可持续竞争力的道路提出建议。2| 医疗服务方塑造可持续竞争力目录 010306引言第一部分: 新时代下, 医疗服务方需要塑造可持续竞争力以应对挑战第二部分: 围绕患者及客户旅程打造可持续竞争力, 特别是营销能力矩阵尤为重要 医疗服务方塑造可持续竞争力 |3第一部分: 新时代下, 医疗服务方需要塑造可持续竞争力以应对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
3、了公立医疗机构的主体地位,非公立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补充 在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的大目标之下,从面向患者的专业医疗服务、消费类医疗服务,到面向医疗机构的医技第三方外包服务等各类领域都未限制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参与、公立医院也面临来自非公立医院的挑战公立基础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社会大众的基本医疗保障疑难杂症攻关医技第三方外包消费类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服务非公立医疗机构公立特需医疗机构康复照护高端妇儿及生殖辅助专业医疗高端服务01 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业务覆盖一、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 “公立为主、 非公补充” 的基本格局不变, 但两者覆盖市场和目标患者群相互渗透、 竞合关系演化带来新的变革国民健康
4、水平提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十九大、“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持续加码医疗体系发展与改革力度,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化, 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和持续地变革。截至2020年, 我国共有医院35,394个, 其中公立医院11,870个, 民营医院23,524个。 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健康意识的提高带动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长下取得了更快速度地发展。 但从诊疗量和收入量来看, 2020年公立医院为27.9亿人次诊疗、 约3.2万亿人民币, 显著高于民营医院的5.3亿人次诊疗、 约5千亿人民币的总体体量, 仍把握医疗服务行业
5、的主导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也提出 “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 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 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 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 , 由此可见在中短期内我国医疗服务行业 “公立为主、 非公补充” 的基本格局仍将持续。尽管公立医院以大体量、 广覆盖的优势满足当前社会大部分基础医疗服务需求, 但为了使民众日益多样化、 差异化、 个性化健康需求能够被充分发掘并满足, 政策并未限制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业务覆盖领域, 并且在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的大目标之下, 诸如山东、 天津多地政府在地方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给予社会力量在康复、 护
6、理、 妇儿等公立医院传统弱势业务领域更大的空间支持。 因此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医疗服务需求上各有侧重, 但公立医院也开始逐步面临来自非公立医院的挑战,两者竞合关系开始新一轮演变。 01资料来源: 案头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罗兰贝格4| 医疗服务方塑造可持续竞争力二、 政策、 技术、 人口社会、 疫情四大方面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医疗服务方应积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以赢得先机“十四五” 时间是医疗服务行业、 乃至医疗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除了新冠疫情之外、 来自政策、 技术和人口社会的变革正在持续且深远地影响着医疗产业链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