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研究 2022 年 04 月 06 日 瑞纳智能瑞纳智能(301129.SZ) 把握把握“双碳双碳”战略机遇,硬软件融合构筑壁垒战略机遇,硬软件融合构筑壁垒 供热节能龙头企业, 一站式供热节能龙头企业, 一站式“产品方案服务产品方案服务”助力高质量成长助力高质量成长。 瑞纳智能作为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城市供热整体方案提供商, 已完成从单一产品的价格竞争向完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价值创造升级。主要营收来源于供热节能产品、供热节能方案设计与实施及供热节能服务三大领域,产品覆盖客户所需的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等供热核心环节。截至
2、2020 年,山东作为公司主要营收区域占比约 68%,新疆等省外区域拓展顺利,全国 10 大供热公司已有6 家是公司客户,行业地位突出、客户资源丰富。2017-2020 年间营收与业绩分别复合增长37%/63%;2020 年毛利率/净利率/ROE 分别为 56%/31%/39%,盈利能力突出;现金流与净利润匹配度高,盈利质量较高,商业模式优异。 热源供需失衡推动短期景气,热源供需失衡推动短期景气, “双碳双碳”目标提供中长期战略机遇目标提供中长期战略机遇。 我国供热热力主要来源于热电站和锅炉房,通过热水或蒸汽传递。1)短期,环保政策趋严、煤炭价格高企、能耗短期,环保政策趋严、煤炭价格高企、能耗
3、控制控制等政策,加剧燃煤锅炉和落后的热电机组替代关停制约热源供给。等政策,加剧燃煤锅炉和落后的热电机组替代关停制约热源供给。而需求侧,我国每年依然维持着约 5 亿平米的集中供热面积增量, 需求侧稳健增长进一步加剧热力市场供需失衡, 热力公司精细化管控动力增强;2)中长期,双碳目标下供热节能行业迎黄金发展期。中长期,双碳目标下供热节能行业迎黄金发展期。供热在建筑运行阶段中能耗和碳排放占比大, 供热浪费现象促供热节能需求持续提升。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数据, 2018 年我国建筑运行能耗总量约 10 亿吨标准煤, 占全国总量的 22%,其中北方采暖地区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量占比约一半
4、,即占全国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约 11%。 同时,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 2018 年北方城镇供暖能耗 2.12 亿吨标煤,占建筑运行总能耗的 21%;碳排放量约 5.5 亿吨,占建筑运行总碳排放量的 26%。持续推动新建筑降低能耗水平、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迫在眉睫。 供热节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供热节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未来未来具备长周期成长基因。具备长周期成长基因。住建部数据显示,我国 2020 年城市集中供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394 亿元,同增 18%,我们预计未来在双碳发展目标下,集中供热节能降耗改造投资有望增加,推动行业投资规模中长期维持一定增速,假设 2021
5、-2025 年投资规模维持年复合 10%的增速。单价方面,以国家三供一业改造政策为借鉴,居民小区供热系统改造标准约 120 元/(9600 元/户),其中供热节能设施单价约 20 元/(参考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典型代表性项目单价) , 可估算我国供热节能设施占供热系统总投资的比例约 16.7%。同时我们假设在当前双碳发展目标下,供热节能需求持续提升,供热节能设施占总投资的比例有望从 2020 年的 16.7%逐步提升至 2025 年 30%,由此测算 2020 年我国供热设施市场规模约 66 亿元,2025 年有望达 203 亿元,5 年复合增速 25%。 战略实力被低估,硬软件融合构筑竞争壁
6、垒战略实力被低估,硬软件融合构筑竞争壁垒,节能服务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节能服务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通过十余年的战略布局, 已成为国内少数集 “产品+方案+服务” 为一体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竞争优势体现在:1)较三类同业优势明显,较三类同业优势明显,相比于产品供应类企业,公司具有有一体化服务优势;相比于系统集成类企业,公司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依托自产产品,方案涉及及实施和后续服务等具备更强竞争力;相比于工程施工类企业,公司自产产品丰富健全、技术方案更加领先,且专注于供热节能行业,不论在成功案例及节能效果上,公司综合优势更为突出;2)硬软件融合硬软件融合卡位卡位领先,“平台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