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 FORECASTING AND PROSPECTS RESEARCH REPORT CEEP-BIT-2019-003(总第(总第 38 期)期)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与展望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与展望 2019 年年 1 月月 13 日日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特别声明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出版若干系列研究报告。如果需要转载,须事先征得本中心同意并且注明“转载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字样。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与展望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与展望 执 笔 人:廖华
2、魏一鸣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联 系 人:廖华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21002, 71673026) 。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5 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914459, 68918551 传真:010-68918651 E-mail: 网址: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
3、ct Beijing 100081, China Tel: 86-10-68914459, 68918551 Fax: 86-10-68918651 E-mail: Website: 1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与展望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现状与展望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清洁能源普及率不断上升,电力基础设施渐趋完善。面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目标,我国农村地区还存在一系列用能问题亟待解决。 加快农村能源居民生活能源转型是推进能源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是能源供应呈现多元化、 清
4、洁能源普及率稳步上升。一是能源供应呈现多元化、 清洁能源普及率稳步上升。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从根本上改变了长久以来以柴草和煤炭为绝对主导的能源消费格局。电力已全部普及,液化气可以供应到多数城镇周边的村庄,甚至部分非气源地的农村地区也用上了天然气。太阳能供热、 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已形成较大规模。 根据农业普查数据,2016 年 49%的农户以燃气为主要的炊事和取暖用能, 59%的农户以电力为主(每户可以填报不超过两种能源) 。 二是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主要家用电器广泛普及。二是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主要家用电器广泛普及。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之后,农户通电率基本达
5、到了 100%、供电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 数亿农民不再面临高频率的电力供应短缺局面, 基本实现了城乡同价, 主要家电产品得到了广泛普及和使用。这是大多数大型发展中经济体无法比拟的。2017 年,每百户农户空调和冰箱拥有量达到 53 台和 92 台,电动助力车 62 辆。 2二、我国居民生活用能存在的问题二、我国居民生活用能存在的问题 一是用能质量不高且清洁商品能用量少。一是用能质量不高且清洁商品能用量少。秸秆、薪柴、煤炭等传统固体能源使用还比较广泛、使用效率比较低。经测算,2016 年农村生活用传统固体生物质能约为 1.3 亿吨标准煤,约占全部生活用能量的一半,其中秸秆约为 0.5 亿吨标准
6、煤。全国有 44%和 24%的农户以柴草、煤炭作为主要炊事取暖燃料。北方地区农村取暖用散烧煤接近 2 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农户使用火炕、 柴灶、 炉子或土暖气等供暖,清洁取暖率不到 15%。由于地处偏远、市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大多数村庄无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燃气供应。电力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家电已比较普及,但家电使用率偏低、家庭用电量较少。农村常住人口的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 350 千瓦时/年(不含电瓶车和生产性用电) , 约为城镇人均量的一半 (统计数据大大高估了农村用电量) 。贫困户和留守老人家庭的用电量更低,主要用于照明。 煤炭 柴草 图 1 各地区以煤炭和柴草作为主要炊事取暖燃料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