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 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前前言言未来 6G 技术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强的通信网络,这将逐步让全息通信业务的发展应用成为可能。白皮书对全息通信的技术衍进、应用场景及网络需求和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在全息技术方面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研究,提出了 2D、3D、理想全息三个发展阶段;构建了七大类未来 6G 网络下的全息通信业务典型场景并初步分析相应的网络需求;通过对行业市场的分析,梳理了全息通信产业链结构,并展望未来网络下全息通信业务的发展。中国移动将联合产业界致力于推进全息通信技术发展、 拓展新型应用场景、 推动产业链成熟, 同产业界共同推进全息通信业务的发展
2、。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或拷贝本文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2022)目目录录1. 全息通信技术概述.11.1 全息技术背景.11.1.1 全息学术研究领域.11.1.2 全息技术衍生领域.11.1.3 全息成像技术.21.2 全息技术发展阶段.21.3 全息通信业务.32 全息通信应用场景及网络需求.32.1 多维度交互体验.42.1.1 全息游戏.52.2 沉浸式全息影像.52.2.1 全息新闻与舞美.62.2.2 全息影院.72.2.3 全息体育.82.2.4 沉浸式主题餐厅.82.2.5 全息服务与销售.82.2.6
3、楼盘、样板间展示.92.3 超智能信息网络.92.3.1 全息驾驶.102.3.2 全息测绘.102.4 高质量人像互动.11中国移动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2022)2.4.1 医疗教学.112.5 新态势模型展示.112.5.1 全息文化.122.5.2 全息教育.122.5.3 科普教学.132.5.4 数字化互动体验餐厅.132.6 高带宽远程管理.132.6.1 农业远程管控.142.6.2 采矿业远程管控.142.7 低时延精密辅助.152.7.1 辅助手术显示.152.7.2 物业管理.152.8 全息通信网络需求.162.8.1 超高带宽.162.8.2 超低时延.162.
4、8.3 网络算力.172.8.4 多维度信息同步性.172.8.5 网络安全.173 产业链.183.1 上游职能与结构. 203.1.1 上游职能.203.1.2 产业成熟度.213.2. 中游职能与结构.21中国移动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2022)3.2.1 中游职能.213.2.2 产业成熟度.223.3. 下游应用与布局.233.3.1 空气成像市场.233.3.2 立体屏显市场.253.3.3 立体眼镜市场.27总结与展望.29编写单位及作者.30参考文献.31中国移动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2022)11.1. 全息通信技术概述全息通信技术概述1 1.1.1 全息技术背景
5、全息技术背景“全息” (Holography)即“全部信息”,这一概念首次在 1947 年提出,由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 Dennis Gabor 发明,并因此获得了 197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物体的反射,透射光波中的振幅相位信息进而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它与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及人机交互等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1 1.1.1.1.1 全息学术研究领域全息学术研究领域图 1:全息学术研究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 人们拓展了动态计算全息术及其运算、 彩色全息术、计算全息三维显示、计算全息光学加密、计算全息编码等领域,研究者们正在努力突破算
6、力、设备和算法的制约,向着最为理想的全息三维显示发展。1 1.1.2.1.2 全息技术衍生领域全息技术衍生领域图 2:全息技术衍生领域全息技术的提出,不仅是一种技术的发明,更是一种思路的提出,借由全息技术的技术原理, 通过物波与参考波叠加干涉来记录物体信息的思路被应用到很多其他领域,进而衍生出了一些类似的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声全息、模压全息、红外全息 11、微波全息、光学扫描全息术 22等。中国移动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白皮书(2022)21 1.1.3.1.3 全息成像技术全息成像技术根据成像原理及呈现效果的不同,将全息成像技术分为三种类型:2D 全息、3D 全息、理想全息。2D 全息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