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基金小镇研究院私募股权基金这一投资形式自 1946 年在美国成立以来,至今已过去七十多年。借鉴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始于 1985 年。由于 80 及 90 年代国内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缓慢,配套的监管及税务政策也较为落后。90 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措施,同时伴随着 2000 年新浪在美国成功上市的先例,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一度迎来了盛况。2013 年,国家明确由证监会对私募基金行监管职责后,对基金的设立、运作和管理都进行了规范。在募资渠道获得拓展后,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历经三十多年发
2、展,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私募股权基金的主要投资形式分为公司制、合伙制和契约制三大类。其中,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因其设立、对外投资、收益分配的高度灵活性,同时在税务角度,又是税收穿透实体从而避免了双重征税问题,因此成为当前私募股权基金的主流模式。由于我国有关合伙企业的主要法规是在 2000 年、2001 年以及 2008 年颁发的,因此这些法规的出台主要针对的还是传统的合伙企业,并未考虑到以合伙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搭建私募股权基金用于投资,因此基金管理人在计算合伙人的应税所得时可参考的税务法规较为有限。尽管新个税法施行后,对于个人从合伙企业取得的经营所
3、得相关的法规有一些补丁性质的条款,同时 2018 及2019 年也出台了一些针对创投企业的税务优惠政策激励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然而从合伙企业整体的现行法规来看,还是无法应对实务中合伙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计算各合伙人的应税所得时遇到的各类实操难点及困境。随着近几年来税务征管的加强,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在税务处理方面的不确定性及各种争议陆续浮现,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依然空白。本课题以合伙制基金所有合伙人整体不产生额外税负为前提,尽量相对公平、合理地按照各合伙人实际取得的现金流分摊应纳税所得额为主旨,研究分析了合伙制基金应税所得分配制度安排,并在结合会计利润、基金收益分配以及合伙人应税所得计算差异研究的基
4、础上,提出税收合规及完善合伙企业税收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控制和基金运营能力提供更规范化的解决思路。2第一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第一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一、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历程一、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始于 1985 年,在政府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内第一批国有投资机构成立。然而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被投资企业上市难度大、退出通道狭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务无法有效循环运作。1998 年与 1999 年,政府再度出台多项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措施,此次不再只是国资背景的创投公司,民营与外资也纷纷进入成立私募股权
5、基金。2000 年,随着新浪在美国以 VIE 架构成功上市后,网易、搜狐等众多的被投资企业纷纷在海外上市,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一度迎来了盛况,尽管随即而来的是美股互联网泡沫的破裂。2004 年,随着国内中小板的推出,行业获得了复苏的机会。伴随复苏与发展的是国家对整体私募股权基金行业的规范化,以遏制其野蛮生长。2005 年,国家对创投企业的设立与管理提出规范要求,并且开始推动股权分置改革。2009 年,创业板的成立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企业提供融资途径,也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2013 年,国家明确由证监会对私募基金行监管职责后,对基金的设立、运作和管理
6、都进行了规范。在募资渠道获得拓展后,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历经三十多年发展,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截至 2022 年 6 月末,我国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规模已达19.97 万亿元。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欣欣向荣,近年来行业分化也进一步加大,马太效应显现,资本越来越向拥有卓越投资和管理能力的机构集中。在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经济发展呈现不确定性,监管加强的情况下,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进入调整期,各投资机构普遍修炼“内功”,更加注重提升风险控制和基金运营能力。二、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特点二、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特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指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