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 子 信 息 研 究赛迪研究院 主办2025 年 4 月 30 日总第 99 期3第期本期主题 人工智能手机产业研究报告前言人工智能(AI)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全球智能手机产业格局。随着深度学习等算法的持续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向消费电子领域渗透,作为移动通信技术迭代与人工智能范式革命的协同产物,人工智能手机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有望成为智能手机产业新支柱,推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迎来结构性拐点。为推动人工智能手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编写了人工智能手机产业研究报告。报告总结了人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概况,梳理了产业技术体系、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情况和产业
2、政策环境,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了若干措施建议,期望进一步统一产业发展共识,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如有商榷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录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观点的,需要注明“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人工智能手机产业研究报告一、人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概况1(一)人工智能手机定义及发展阶段1(二)整体情况3(三)人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4二、人工智能手机技术体系发展6(一)产业链框架6(二)技术体系7三、人工智能手机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情况9(一)硬件9(二
3、)软件13(三)人工智能应用服务16四、人工智能手机产业政策环境16(一)国家政策16(二)地方政策19五、人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面临问题21(一)多环节硬件性能瓶颈导致端侧 AI 落地遇阻21(二)人工智能手机标准缺失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21(三)手机人工智能化进程带来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隐患22(四)人工智能手机推广面临技术适配与数据合规双重挑战22目 录 目 录 CONTENTS六、人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措施建议23(一)推动人工智能手机核心技术研发,面向未来需求筑牢底层关键基础技术(二)打造智能体应用生态,提供全新开放服务23(三)共建人工智能手机行业标准,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23(四)加强
4、安全和监管工作,解决用户的数据安全及隐私问题24本期主题:人工智能手机产业研究报告电子信息研究2025 年第 3 期1一、人工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概况(一)人工智能手机定义及发展阶段1人工智能手机定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发展,手机产业迎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手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手机移动终端深度融合的产物,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激发手机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当前人工智能手机定义尚未形成行业共识,各大研究机构、头部企业均有发声。IDC 认为人工智能手机具备开放服务生态、多模态融合交互、内嵌专属智能体和支持生成式 AI 的智能终端硬件平台等四大特征。Canalys 提出人工智能手机
5、三大标准:一是大模型方面,智能手机能够在端侧运行各类生成式 AI 模型(如谷歌的 Gemini、三星的 Gauss 等);二是硬件方面,手机系统级芯片(SoC)中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张量处理器(TPU)等 AI 运行专用单元;三是运行效果方面,端侧大语言模型(LLM)的推理能力高于成人的阅读速度即 10 token1/s,同时端侧 AI生成图像的时间要小于 2 秒。赛迪智库认为,人工智能手机是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实现高效算力利用、多模态数据处理、自由交互体验、个性化服务以及具备形成人工智能智能体(AI Agent、AI 智能体)能力的智能手机。具备人工智能智能体、基础硬件能力、支持
6、人工智能模型部署等能力将成为人工智能手机的基本特点。2人工智能手机发展阶段基于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体验1、指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中处理文本的最小单元或基本元素。本期主题:人工智能手机产业研究报告专业就是实力 精准就是品牌电子信息研究2025 年第 3 期2图 1 人工智能手机发展阶段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手机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人工智能功能萌芽化阶段(2011 年2017 年),手机开始采用智能算法来处理任务,出现具备简单智能功能的软件应用,如苹果Siri 语音助手、美颜相机软件等。二是人工智能功能应用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