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25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做好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一、工作目标到 2025 年底,数
2、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全国行政村 5G 通达率超过 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乡村数字治理效能、信息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数字技术加速推动城乡差距缩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二、重点任务(一)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1.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农村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根据应用需求有序推进农村地区 5G 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继续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和边疆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网络覆盖 2 水平和供给能力。持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
3、加快建设新型广电网络,推进直播卫星终端推广普及,推动高清超高清电视节目进村入户。持续做好网络和数据安全督查检查工作,加强涉农重点网站和业务信息系统防护能力建设。2.加快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数智化改造。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比例。深入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农村地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鼓励有条件地区稳步推动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开展第二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重点市)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培育工作,提升产地
4、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3.有序有序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丰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促进自然资源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共享应用。推动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用地“一张图”建设,制定完善农业农村数据管理制度。建好用好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进一步强化与农机、农业大数据平台的系统融合和信息共享。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依托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持续加强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指导各地规范开展涉农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更多涉农数据开发利用场景。鼓励涉农企业开展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工作。(二)有力支撑守牢
5、“两条底线”4.完善完善粮食安全数字化支撑粮食安全数字化支撑保障保障。利用遥感技术等开展高标准农田监测监管,持续完善黑土区、盐碱地等耕地质量监测网络。3 持续开展全链条、伴随式、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和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报水平。深化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应用,加快构建“人机协同”监管新模式,实现对粮食购销全场景、穿透式监管。制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期引导。5.强强化防止返贫化防止返贫致贫网络帮扶举措致贫网络帮扶举措。推进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促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不断优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
6、态监测信息平台,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比对。支持脱贫地区谋划一批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推动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储备实施。用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 平台”)、央企消费帮扶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开展“巾帼电商”“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持续扩大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规模。鼓励中央企业结合援扶县产业发展和人才建设需求,落地实施一批数字乡村领域优质帮扶项目。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并支持脱贫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实施“网联优教”项目,支持脱贫地区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三)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6.促进促进智慧农业技术装备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创新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