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序 时光荏苒,我与中国 EAP 结缘已近 20 年。2003 年十月,我受好友潘军之邀, 参加 “第一届中国 EAP 年会” 。 当时, 我正一心备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本想婉拒。没想到,潘军告诉我这次会议就是讲心理学、心理咨询如何在企业中的应用!那一刻,我心动了。 那时的我,已在广告公司从业十余年,小有所成。因为是心理学爱好者,学习心理咨询。从广告业转向 EAP,这样的跨界转行,是机遇,更是挑战。许是国内心理学发展初见苗头,许是潘军电话里兴奋的声音感染了我,我于 2004 年正式走上了 EAP 之路,这是中智 EAP 的成长之路,更是中国 EAP 的开创之路!而这,也是少有人走的
2、路。 我的 EAP 从业之路,来得匆忙,却势不可挡! 起初,确实非常艰难。我虽然有着十余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但之于专业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服务, 还远远不够。 所幸我遇见了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的一群人,组建了非常专业的团队,建立了完整的项目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我将过往的“自己”完全放下,再放下,到 EAP 服务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去学习, 去体验, 24 小时电话值班、 项目宣讲、 心理咨询、方案设计讨论、竞标洽谈等。同时,我还一边学习人力资源相关知识,一边从新的角度重新构建现有企业需求的切入点。我人到中年,但热血沸腾。 苦心天不负,在和伙伴们寄出一份又一份凝聚着数个日
3、夜努力并反复修改、设计、检查的专业方案中,我们收获了认可;在和客户们一起探索 EAP 本土化服务的征程中,我们成功塑造了中智 EAP 品牌,引领 EAP 行业发展;在“互联 网+”的时代,在中智关爱通总经理潘军先生的引领下,我们顺势起航,积极投身互联网+EAP,AI+EAP 的科技浪潮中。 兢兢业业,十年一日,终得剑光烁烁!今天,我们依托 200+企业客户,64个经典 EAP 项目,累计 567,301 名员工及其直系亲属,基于五大维度的分析,正式发布2009-2019 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蓝皮书 。这也是我们继 2017 年推出首部中国大陆 EAP 案例集员工帮助计划:中国经典案例集后,在本
4、土EAP 发展和探索上的又一里程碑。 我们期待, 这一数据分享能够帮助企业客户在开展 EAP 项目时 “拨云见雾” ,能够为同行提供数据参考,能够为中国 EAP 行业的大数据分析贡献一份力量,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憧憬在未来,有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大数据研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智 EAP 将继续以专业为本,以诚信为基,以创新为首,为中国 EAP 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史厚今 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总经理 国际 EAP 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 1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目录 序 . 1 第一章 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简介 . 3 第二章 概述 . 4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4 第二
5、节 统计学分析 . 5 第三章 咨询使用者的人群特点分析 . 7 发现一:女性员工为咨询服务的主要使用群体 . 7 发现二:“成年早期者”更倾向于使用咨询服务 . 8 发现三:咨询服务使用者多来自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域 . 9 第四章 咨询议题分析 . 10 发现一:生活问题,尤其是“关系类”问题最困扰员工 . 10 发现二:“工作指标”、“与上级的关系”、“职场自信心”、“职业选择”是员工工作方面的主要困扰 . 11 发现三:科学研究行业和金融行业“与工作相关”议题咨询最多 . 14 发现四:国企员工更关注亲子教育,民企员工更关注工作人际和职业规划 . 16 发现五:女性员工更关注家庭和
6、亲子教育,男性员工更关注工作和个人情感 . 16 发现六:90 后员工更关注个人成长,同时感受到更大的职业压力 . 17 发现七:入司 1 年员工是工作压力重灾区,“大龄新员工”感受的压力最明显 . 19 第五章 咨询效果分析 . 20 第六章 咨询率分析 . 22 2 版权所有: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 第一节 咨询率概述 . 22 第二节 咨询率分析 . 23 发现一:移动端 EAP 显著提升咨询率 . 23 发现二:服务业咨询率远高于工业 . 23 发现三:企业规模越小,咨询率越高 . 25 发现四:民企咨询率远高于其他性质企业 . 26 第七章 特殊个案 . 27 第八章 总结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