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白皮书目录洞见 “第一曲线” 的增长极限迈向 “第二曲线” 的制约因素 分类施策, 明智转向从1.0到4.0, 有序推进0406081011“五化” 举措, 速赢落地2 | 2020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白皮书2 | 2020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白皮书2020年是 “十四五” 开局年, 天然气及能源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 中国的燃气企业亟待洞见未来、 破局当下, 通过分类施策、 有序实施、 速赢落地, 开创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核心业务增长传统业务(第一曲线)规模化发展新业务新业务(第二曲线)实现核心业务转型明智转向企业价值时间2020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白皮书 |
2、3“干线独立” “配售分离” “终端开放” , 压缩盈利空间随着国家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 中国天然气市场开始全面向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游统一管网高效集输、 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 “X+1+X” 的多元化格局转变。 国家管网的成立将对 “十四五” 时期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 管容、 窗口期、 储气能力交易将重塑行业商业模式。 参考欧美天然气改革路径, 政府进一步推动下游市场配售分离将在5-10年内推进。 配售分离将突破现行特许经营模式, 改变城市燃气行业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 同时, 终端售气市场逐步放开, 上游资源供应商、 电力公司、 互联网公司凭借其资源、 技术与客户优势,
3、 纷纷跨界 “入场” 抢占终端市场, 竞争日趋白热化。 现有城燃企业存在从采运储销一体化的企业向储运企业退化的风险, 企业收入和盈利空间将被压缩。洞见 “第一曲线” 的增长极限“黑天鹅” “灰犀牛” 新常态, 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能源结构转型” “电能替代” , 正在关闭的增长窗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世界经济增长低迷, 国际经贸摩擦不断, 大国博弈加剧,国际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 不确定因素增多。 同时,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 “三期叠加” 影响持续深化, 由于储蓄率回落、 劳动人
4、口下降、 劳动力转移效应和对外开放外溢效应降低、 资源环境约束、 产业结构向服务业演进等原因, 中国GDP增速已连续四年低于7%, “十四五” 期间中国经济将步入4.6%-5.6%的中低速增长区间1。 加之今年以来,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重大冲击, 经济形势面临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燃气行业长期增长受限。全球能源消费正在加速向清洁化、 分布式、低碳化方向转型, 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增加。 到2040年全球将形成石油、 天然气、 煤炭和非化石能源 “四分天下” 的能源供应格局, 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将逐步替代煤炭和石油, 成为能源增量的主要来源2。 按照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到2
5、050年左右, 中国要进入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全面存量替代的阶段。 同时,电能为主体的能源格局已成为能源系统和能源结构建设的大方向, 电能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终端用能载体, 预计到2040年占比将达到35%3。 中国氢能需求量到2040将达到4500万吨4, 化石能源重整制氢因技术和成本优势仍将长期成为主流, 而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则在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从长远来看, 天然气也面临着可再生能源的冲击, 同时, 城燃企业传统的燃气热水器、 燃气灶等优势市场将面临着热泵、 电磁炉等的替代竞争。4 | 2020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白皮书“能源科技” “数字技术” , 潜在颠覆将至能源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
6、度迭代, 未来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 其中, 油气技术创新推动非常规天然气供应相对宽松, 全球天然气供应主体将更加多元, 贸易方式日趋灵活, 为全球天然气市场提供较为宽松的资源供应环境。 可再生能源技术、 制氢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提供更多的能源供给方式。 同时, 传统 “云大物移” 等数字化技术加上DARQ (分布式计算、 人工智能、 混合现实、 量子计算) 等后数字经济时代新技术, 智能技术应用的领先企业将对落后企业发起 “降维打击” , 使后者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2020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转型白皮书 | 5迈向 “第二曲线” 的制约因素“跑马圈地” 进程过半, “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