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景气报告2022年3月发布2022/ /上上目录前言背景介绍景气分析结语样本说明WTA与浩华040506151617前言2020年,曾经快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产业,在疫情重创之下戛然而止,出入境旅游业务全面停滞、国内出行阻碍重重。由于中国政府针对疫情采取强力防控举措,国内出行得以恢复,部分出境旅游需求转向国内旅游,国内旅游市场十分活跃,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高于疫情前的旅游热潮。2021年末出现的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以前所未有的传播力横扫全球,国内各地区小规模疫情此起彼伏,本土新增病例数量出现小高峰。在国内严控疫情、“清零”政策的大方针下,原本呈抬头趋势的旅游业再一次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
2、为追踪国内旅游业发展态势,方便世界旅游联盟会员以及全球从业者了解与判断国内旅游业的未来前景,世界旅游联盟联手全球领先的酒店及旅游业顾问公司浩华管理顾问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第7次发布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景气报告。本次调查在问卷发放、回收和访谈过程中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文化旅游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集团、中国旅行社协会、Airbinb爱彼迎中国、沙特阿拉伯旅游局、南开大学旅游学院、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祥源控股集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广州力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青旅联科(
3、北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次问卷调查的奖品由世界旅游联盟会员单位美团友情赞助,本期报告的图片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在此表示特别感谢!4自2020年起,本报告新增了针对疫情的专项调查问题,旨在帮助中国旅游业者更好地了解疫情影响的动态变化,从而对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同样,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比较中国各地区及城市的国内旅游市场,我们用特定的景气指数模型量化了受访者反馈并以指数形式呈现,以便更直观地反映受访者对国内旅游市场的预期。每项问题所呈现的景气指数都反映了市场对整体业绩表现的期望值。该指数的范围在-150至+150之间,其中“-150”表示市场对预期业绩表现非常
4、悲观,“0”表示对业绩预期持中立态度,“+150”则表示对市场的预期值十分乐观。在此次调查中,各受访旅行机构以2021年上半年为基准,对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进行了预期比较,同时判断了导致预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客源地市场和到访目的地市场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背景介绍52521-121-85-39-30-112019上2019下2020上2020下2021上2021下2022上“谨慎上升的主基调回顾2021年,国内旅游市场有序复苏,但旅游经济的回弹幅度低于预期。尤其2021年下半年,全国旅客数量12.75亿人次,仅为疫情同期(2020下半年)的66%、疫情前同期(2019下半年)的43%,
5、主要是部分地区疫情反复、河南/山西汛情等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此外,2021年国民经济对疫情的修复能力边际效应递减,在面临“供给冲击、内需收缩和预期走弱”的三重压力下,国内经济恢复势头放缓。而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所受冲击无可避免。因此,从业者对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的回归信心不稳,综合景气指数仍为负值。但是,横向对比,过去两年来综合景气指数呈现升温态势。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从业者更趋于动态灵活地应对零星爆发的地区疫情,因此疫情对国内旅游业的负面影响逐步收缩,从业者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缓步回升。综合景气指数6预期影响超过一年的判断仍占据主流22%27%18%6%19%21%49%33%
6、0%20%40%60%80%100%2020上2020下2021上2021下2022上疫情影响时长预期变化1-3个月4-5个月7-12个月超过12个月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从业者对疫情影响的时长预计呈逐步扩大态势,受访者中认为疫情持续影响时间在12个月以上的占比由疫情初期(2020上)的6%,扩大至目前的33%。对比疫情初期,受访者对当下疫情局势显得更加谨慎保守。首先,不断变异的病毒毒株与海外大部分地区松懈的防疫政策,导致全球疫情局势前路不明。其次,国内部分地区精准防控能力不足,疫情再度爆发时几乎切断人员流动,或设置较多流动障碍,这是国内旅游业复苏的主要限制因素。相较半年前,受访者的信心有一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