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电信 5G 技术白皮书 2018-06 目录目录 1 引言 . 1 2 5G 需求及挑战 . 2 2.1 5G 业务发展需求 . 2 2.2 5G 主要挑战 . 3 3 中国电信 5G 目标网络架构 . 6 3.1 “三朵云”网络总体架构 . 6 3.2 控制云 . 6 3.3 接入云 . 7 3.4 转发云 . 8 4 中国电信 5G 网络演进策略 . 9 4.1 5G 网络是 CTNet2025 网络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9 4.2 总体演进原则及策略 . 10 5 5G 关键技术与组网方案 . 13 5.1 NR 新空口技术 . 13 5.2 大规模天线技术 . 14 5.3 无
2、线频率 . 15 5.4 无线网 CU/DU 网络架构 . 15 5.5 5G 服务化架构及能力开放 . 16 5.6 4G/5G 互操作 . 17 5.7 多网络融合 . 19 5.8 多接入边缘计算 . 19 5.9 网络切片 . 20 5.10 5G 承载网络 . 21 5.11 人工智能技术 . 25 6 总结与展望 . 26 缩略语 . 27 1 2018 中国电信版权所有 1 引引言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全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 启动 5G 商用” 的要求。 为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 工信部于 2017年 1 月公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
3、016-2020 年) 中提出, “十三五”时期支持 5G 标准研究和技术试验,推进 5G 频谱规划,启动 5G 商用服务,突破5G 关键技术和产品,成为 5G 标准和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 5G 将是引领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新经济的基础性平台,中国电信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运营者,需要坚定不移落实网络强国和 5G国家战略。同时,中国电信也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双驱动的原则,以技术创新、业务创新、运营管理创新接应中国电信转型 3.0 战略,脚踏实地推动CTNet2025 网络架构重构的实施,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为真正实现 5G 和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电信认为 5G 应以
4、业务需求为驱动,以未来 5G 网络架构为目标,针对 5G 发展中的主要挑战,提出中国电信5G 网络演进策略和阶段目标,探索新的 5G 网络建设方案与运营模式,同时积极推动 5G 与垂直行业相结合的业务创新,构筑健壮的 5G 生态圈。在 5G 的创新驱动下,中国电信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的内涵向“泛网络智能、广业务生态、精智慧运营”方向发展。 2018 中国电信版权所有 2 2 5G需求需求及挑战及挑战 2.1 5G 业务业务发展发展需求需求 5G 的愿景与需求,是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同时与行业深度融合
5、,满足垂直行业终端互联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构建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石。 ITU 为 5G 定义了 eMBB (增强移动宽带) 、 mMTC (海量大连接) 、 URLLC (低时延高可靠)三大应用场景。实际上不同行业往往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存在差异化要求,因而 5G 系统还需支持可靠性、时延、吞吐量、定位、计费、安全和可用性的定制组合。万物互联也带来更高的安全风险,5G 应能够为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差异化安全服务,保护用户隐私,并支持提供开放的安全能力。 eMBB 典型应用包括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这类场景首先对带宽要求极高,关键的性能指标包括 100Mbps 用
6、户体验速率(热点场景可达1Gbps) 、 数十 Gbps 峰值速率、 每平方公里数十 Tbps 的流量密度、 每小时 500km以上的移动性等。其次,涉及到交互类操作的应用还对时延敏感,例如虚拟现实沉浸体验对时延要求在十毫秒量级。 URLLC 典型应用包括工业控制、无人机控制、智能驾驶控制等。这类场景聚焦对时延极其敏感的业务,高可靠性也是其基本要求。自动驾驶实时监测等要求毫秒级的时延,汽车生产、工业机器设备加工制造时延要求为十毫秒级,可用性要求接近 100%。 mMTC 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这类应用对连接密度要求较高,同时呈现行业多样性和差异化。智慧城市中的抄表应用要求终端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