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 年调查主要发现 /1一、关注生态环境 /5二、节约能源资源 /13三、践行绿色消费 /15四、选择低碳出行 /23五、分类投放垃圾 /24六、减少污染产生 /25七、呵护自然生态 /27八、参加环保实践 /28九、参与监督举报 /32十、共建美丽中国 /36附件: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43目录Contents图 1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经常关注生态环境信息人数占比 / 6图 2 不同工作单位类型受访者关注生态环境信息人数占比 / 6图 3 受访者喜欢关注的环境信息形式及人数占比 / 7图 4 受访者更想关注的生态环境信息内容人数占比 / 8图 5 不同
2、受教育程度人群生态环境知识掌握情况 / 9图 6 不同环境信息关注程度人群环境知识答题正确率情况 / 10图 7 受访者认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人数占比 / 11图 8 不同收入群体认同煤改气煤改电政策人数占比 / 12图 9 不同环境信息关注程度人群对环保理念认同的人数占比情况 / 12图 10 不同年龄段人群践行“夏季设定空调温度不低于 26”人数占比 / 13图 11 不同教育程度人群践行“夏季设定空调温度不低于 26”人数占比 / 14图 12 不同收入人群践行“夏季设定空调温度不低于 26”人数占比 / 14图 13 不同收入人群自评在绿色消费方面做得好的情况统计 / 16图 14 公众
3、对各类绿色消费行为重要性认知程度与践行程度人数占比 / 16图 15 不同年龄段人群经常购买绿色产品的人数占比 / 17图 16 不同收入人群经常购买绿色产品的人数占比 / 18图 17 不同收入人群经常“点餐时不要一次性餐具”的人数占比 / 19图 18 不同学历人群经常“点餐时不要一次性餐具”的人数占比 / 19图 19 不同年龄段人群经常选择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闲置物品的人数占比 / 20图 20 不同收入人群经常选择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闲置物品的人数占比 / 20图 21 受访者选择阻碍选购绿色产品因素情况及人数占比 / 21图 22 阻碍不同收入人群选购绿色产品原因及人数占比 / 22图
4、 23 不同收入群体经常选择低碳出行方式的人数占比情况 / 23图表目录图 24 公众对分类投放垃圾行为重要性认知程度与践行程度人数占比 / 24图 25 不同地区人群不经常吃露天烧烤的人数占比情况 / 25图 26 不同年龄段人群不经常吃露天烧烤的人数占比情况 / 26图 27 公众对呵护自然生态行为的认知程度与践行程度 / 27图 28 受访者过去一年参加环保志愿活动次数的人数占比 /28图 29 不同工作单位类型受访者参加环保志愿活动的人数占比 / 29图 30 受访者参与不同类型环保志愿活动的人数占比 / 30图 31 吸引受访者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的主要理由及人数占比 / 30图 32
5、阻碍受访者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的主要因素及人数占比 / 31图 33 受访者过去一年采取各类环保监督举报行动的人数占比 / 32图 34 不同受教育程度受访者监督举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数占比 / 33图 35 不同受教育程度受访者通过各类渠道监督举报的人数占比 / 34图 36 不同类型工作单位受访者监督举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数占比 / 34图 37 受访者过去一年未采取环保监督举报行动的原因占比 / 35图 38 受访者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变化情况的评价 / 36图 39 受访者认为住处附近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占比 / 37图 40 受访者认为住处附近最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改善的人数
6、占比 / 38图 41 受访者认为过去三年所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人数占比 / 38图 42 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所在城市重污染天气发生变化的人数占比 / 39图 43 四大区域受访者认为过去三年所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人数占比 / 39图 44 受访者认为过去三年所在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的人数占比 / 40图 45 受访者过去三年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发生变化的人数占比 / 41图 46 四大区域受访者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增加人数占比 / 42表 1 受访者生态环境知识判断题答题情况 / 91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 年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 年)2018 年 6 月 5 日,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