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价格( 人民币) : 544.34 元 目标价格( 人民币) :689.00 元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 (人民币人民币) ) 总股本(亿股) 0.89 已上市流通 A 股(亿股) 0.54 总市值(亿元) 485.70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 659.89/108.01 沪深 300 指数 4265 创业板指 2583 工艺领先,品类扩张打开市场空间工艺领先,品类扩张打开市场空间 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基本情况( (人民币人民币) ) 项目项目 2019 2020 2021E 2022E 2023E 营业收入(百万元) 1,054 942 5,243 20,
2、264 35,848 营业收入增长率 0.04% -10.62% 456.50% 286.51% 76.9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100 -28 798 1,230 1,93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2.07% -128.36% 2909.94% 54.10% 57.38% 摊薄每股收益(元) 2.343 -0.317 8.944 13.783 21.692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6.25 1.02 6.22 25.53 45.2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10.57% -1.35% 27.25% 16.82% 20.93% P/E 48.61 -527.62 54.91 35.63 2
3、2.64 P/B 5.14 7.11 14.96 5.99 4.74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铁锂逐步从同质化走向产品与成本差异化。铁锂逐步从同质化走向产品与成本差异化。我们认为未来铁锂下游所对应的市场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储能(高循环) 、高端动力(高能量密度)与低端储能(高循环) 、高端动力(高能量密度)与低端动力(性价比)动力(性价比) 。由于下游需求差异化较大,供给端工艺差异化也开始拉大,铁锂产品正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 磷酸铁锂:工艺领先,构筑成本和产品力护城河。磷酸铁锂:工艺领先,构筑成本和产品力护城河。公司液相法工艺相对普通固相法制备磷酸铁锂拥有成本低、循环次
4、数高循环次数高、一致性高等特点。公司可凭借液相法制备磷酸铁锂循环次数(8000 次以上)远优于固相法制备铁锂电池可牢牢站稳铁锂储能市场。 新型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有望打开高端动力市场。新型正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有望打开高端动力市场。公司2021 年 11 月公告全资子公司曲靖德方拟建设“年产 11 万吨新型磷酸盐系列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的议案。 该非公开发行议案已于 22 年 3 月通过审核,我们预计该 11 万吨产能有望在 23 年 Q1 投产。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新型正极材料优异的性能,有望加大其在铁锂高端动力领域市场份额。新型正极材料优异的
5、性能,有望加大其在铁锂高端动力领域市场份额。 补锂剂添加剂:公司不断加码补锂剂产业链,有望凭借其技术与卡位优势获补锂剂添加剂:公司不断加码补锂剂产业链,有望凭借其技术与卡位优势获得超额收益。得超额收益。公司在 22 年 1 月公告补锂剂扩建规划,规划产能为 2 万吨。根据公司披露专利等信息推测,补锂添加剂或为正极补锂剂铁酸锂。公司采用溶剂法制备补锂添加剂拥有纯度高、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特点。 产能:产能:在动力铁锂电池与储能高景气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 21、22、23年权益有效出货量(含新型正极材料)为 8.9、18.4、33.25 万吨。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与估值与估值 公司是全球铁锂正极龙头
6、,液相法工艺构筑深度成本和产品力护城河,新型正极材料加速扩产,补锂添加剂铁酸锂落地在即,产品竞争力和品类扩张逻辑通顺。公司非公开发行方案已获批,我们预计年内能够实施,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7.98、12.30、19.36 亿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 2022 年 50 倍 PE,目标市值 615 亿元,对应目标价 689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风险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99.11181.95264.79347.63430.47513.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