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环保 2022 年 03 月 09 日 氢能应用催生千亿储运市场 看好碳纤维储罐与液氢突破 看好 氢能源行业系列报告之储运氢篇 相关研究 转 本期投资提示: 氢气有四大储氢方式,并且氢储运环节发展催生氢能承压设备引来发展契机,车载高压储氢瓶将迎来黄金十年。我国氢能源供应中心和消费中心呈逆向分布,在资源上“西富东贫,北多南少”,而在需求上恰恰相反,这就决定了储运氢环节在整个氢能产业链的重要性。按照储氢状态来分,储氢方式可以分为气态储氢、液态储氢以及固态储氢,按照具体方式不同,液态储氢又可分为低温液态储氢和有机液态储氢。相关的氢能承压设备种类繁多,车
2、载高压储氢瓶成长确定性较大,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受下游燃料电池车的带动,我们认为 2030 年累计市场空间将突破千亿。 在目前氢气短距离运输的应用场景下, 高压气态储氢技术应用是我国主流的氢气储运方式。高压气态储氢是指将氢气压缩在储氢容器中, 通过增压来提高氢气的容量, 满足日常使用。这是一种低成本、应用广泛,并且灌装和使用操作简单的储氢方式。高压气态储氢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运输、加氢站、燃料电池车:1)运输端:高压氢气的运输主要指将氢气从产地运输到使用地点或者加氢站。采用汽车运输,设备主要为大型高压无缝气瓶或“K“瓶装氢;2)加氢站端:加氢站用高压储氢容器是氢储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压氢气加
3、氢站所用的存储容器多为高强钢制无缝压缩氢气储罐;3)燃料电池车端: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燃料电池车的主要储氢方式,车载储氢瓶大多使用的是 III 型和 IV 型,使用压力主要为 35MPa 和 70MPa。碳纤维作为高压储氢瓶的关键材料,随着其国产化替代的进程加速,我国储氢罐将不断提升高压复合储氢罐的承压能力和质量储氢密度,使之向高压力及轻量化的趋势发展。长期来看,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大规模长距离运氢成为必然, 此时高压气氢拖车不具备经济性, 管网运输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低温液态储氢是氢储运的未来趋势,固态储氢仍处试验阶段,未来有望丰富短距离运氢途径。低温液态储氢属于物理储
4、存,是一种深冷的氢气存储技术。目前该技术已有应用,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军用领域,民用液氢正处于初期阶段,从无到有。出于液氢自身体积能量很高的原因,在大规模、远距离的氢能储运中具有极低的成本优势,因此液氢的制备和输送在我国发展将成为必然。低温液氢可采用液氢槽车、液氢驳船等方式运输,液氢槽车运输可使用于大规模、中长距离运输(300km),具有经济性,将在氢能产业发展中期成为主流运输方式,而液氢驳船主要使用远洋运输,跨国贸易。固态储氢材料的应用和输送,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已有示范应用,是未来极具潜力的一种方式,对于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场景需抱有想象空间。 投资逻辑: 受益于燃料电池的带动,我们认为高压储
5、氢罐在短中期极具成长性,建议关注具有高压储氢罐生产能力的国富氢能、中材科技、斯林达、未势能源、奥扬科技。碳纤维作为高压储氢罐的关键材料,并且具备下游丰富的应用场景,有望被提升至新高度,建议关注中复神鹰、光威复材。液氢产业链将引来突破,液氢制取是最重要的环节,氢气液化设备国产化值得关注,建议关注中科富海、国富氢能、厚普股份、冰轮环境、深冷股份、中泰股份、嘉化能源、鸿达兴业。 风险提示:政策节奏低于预期、氢气液化设备技术突破低于预期、氢能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 共42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6、 结论和投资分析意见 我们认为由于氢能供应和需求呈逆向分布, 氢储运环节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短期看,我们认为高压气氢储运仍然是最主要的氢储运方式, 尤其适用于当下国内短距离运氢的场景。中期看,我们认为液氢储运将会成为主流方式,液氢储运成本对于运输距离不敏感,故而更加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氢储运。长期看,管网运输是氢能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主流运输方式,届时对于大规模、长距离运氢的需求迫切,管网运输是良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车载高压储氢瓶确定性较大,建议关注国富氢能、中材科技、斯林达、未势能源、 奥扬科技。 碳纤维作为高压储氢瓶的主要材料, 并且具备下游丰富的应用场景,碳纤维产业将会被提升至新高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