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2024 4 年年)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 2025 年 3 月 声 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等,均不构成投资或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图表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 联系电话:010-62300592 邮箱: 编 制
2、说 明 量子信息技术是量子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未来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正逐渐进入科研攻关、工程研发、应用探索和产业培育同步推进的关键发展阶段,科研成果亮点纷呈,应用探索持续开展,产业生态初具雏形。我国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具备良好发展基础,三大领域总体发展态势向好,未来有望进一步取得更多技术研究、应用探索和产业培育的新进展。联盟在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23 年)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 2024 年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针对三大领域总体发展态势、科研进展成果、应用场景探索和产业培育情况等开展持续跟踪研判
3、,供业界参考。编制编制单位: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江苏亨通问天量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循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安徽冠盾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编写组成员:编写组成员:王敬、赖俊森、张萌、黄智国、查子龙、李明翰、赵良圆、施红旗、周颖明、钱懿、张雪松、鲁思宇、高德荃、郭聪、刘立平、刘佳玮、姚曳。前 言 近几年,量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全球多个国家政策
4、布局和项目规划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应用探索持续深入,产业生态逐步培育。本报告对量子信息技术总体发展态势、三大领域关键技术进展、应用探索情况和产业培育现状等进行分析探讨,并对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研究报告共分为六章,相关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量子信息领域总体发展态势。介绍量子信息技术的总体发展态势。第二章:政策布局投资。介绍国内外量子信息领域政策布局与资金投入的整体情况。第三章:科研进展成果。介绍三大领域近一年科研领域重要热点、进展和趋势。第四章:应用场景探索。介绍三大领域近一年应用领域
5、重要热点、进展和趋势。第五章:产业发展分析。介绍三大领域近一年产业领域重要热点、进展和趋势。第六章:发展趋势展望。总结三大领域发展趋势。目 录 一、总体发展态势.1 二、政策布局投资.3(一)国际政策布局.3(二)国内政策布局.9 三、科研进展成果.11(一)量子计算.11(二)量子通信.22(三)量子精密测量.28 四、应用场景探索.33(一)量子模拟成为探索复杂量子现象的重要途经.33(二)量子人工智能有望应用于众多行业领域.35(三)量子保密通信应用场景探索持续开展.37(四)NIST 发布 PQC 标准,应对量子计算安全威胁.39(五)量子精密测量应用试验验证稳步推进.42(六)多国加
6、大量子精密测量应用探索投入力度.43 五、产业发展分析.46(一)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培育处于早期发展阶段.46(二)量子保密通信领域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47(三)量子精密测量产业链初形成,商用仍存挑战.48 六、发展趋势展望.51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量子信息技术三大领域概况.1 图 2 量子计算技术体系架构.18 图 3 秒定义修改路线图完成度.33 图 4 美国 NIST 后量子加密(PQC)标准化历程.40 表表 目目 录录 表 1 国内外典型量子计算云平台概况.20 表 2 量子模拟行业应用探索概况.34 表 3 量子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探索概况.36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