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腾讯社会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 2018 年 3 月 目录 第一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5一、数字与现实:网络世界中的中老年人.5二、他山之石:欧美国家的经验.7三、行动愿景: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8四、内容与结构.9第二章 分析框架:中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的行动愿景.11一、从理性选择、有限理性到行动愿景.11二、信息能力和网络生活的行动愿景.13(一)信息能力.14(二)网络生活的行动愿景.16(三)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类型学划分.17三、小结.20第三章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22第四章 中
2、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现状.25一、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趋势与特点.25(一)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呈上升态势.25(二)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社交应用与日俱增.25二、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基本情况.26(一)数据来源.26(二)互联网相关硬件和功能使用.27(三)中老年人与互联网支付.32(四)互联网与中老年人的社会参与.35(五)网络文章阅读偏好.36三、中老年人互联网受骗与预测模型构建.39(一)中老年人比较相信官方媒体和政府机构发布的信息.40(二)中等收入、有经济自主性的中老年人受骗比例更高.40(三)中老年人互联网受骗的预测模型建构.42四、中老年人网络素养测量与分析:行动能力.46(一)
3、网络素养的构成:信息能力和网络安全素养.46(二)信息能力的测量与分析.47(三)互联网安全素养的测量与分析.50五、中老年人行动愿景的测量与分析.51(一)行动愿景:互联网世界.51(二)行动愿景:生活世界.53(三)互联网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织.56(四)互联网愿景与网络素养的交织.59第五章 中老年网络生活的行动愿景.63一、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画像:行动愿景如何具有显著性.63二、中老年行动愿景类型.65(一)互联网世界的想象分类.65(二)生活世界的想象分类.75三、中老年信息能力分类.83(一)信息创造者.83(二)信息接受者.84四、中老年行动主体的类型.86(一)完全自主的主体.86
4、(二)不完全自主的主体.87五、互联网行动愿景的影响因素.88(一)外部环境因素:互联网生态与社会生态.88(二)老年人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89(三)心理机制:个体、家庭、社会.90第六章 老年人互联网行动愿景与行为作用机制.91一、心理机制.91(一)心理厌倦机制.91(二)兴趣心理机制.93(三)害羞心理机制.94(四)心理防范机制.94二、文化机制.95(一)因袭文化机制.95(二)让位文化机制.96(三)谦逊文化机制.97三、社会机制.98(一)社会互助机制.98(二)社会自助机制.99(三)社会关心机制.100(四)社会意义机制.101四、畏惧机制.102(一)科技恐惧机制.10
5、2(二)操作畏惧机制.104(三)链接恐惧机制.105(四)惧怕偶发社交机制.106五、家庭机制.107(一)子女领路机制.107(二)子女阻碍机制.108(三)方便家庭生活机制.109第七章 关于建设老年人友好型网络社会的倡议书.112第一章第一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本研究计划对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互联网使用状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带来了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存在尚未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亦有一部分人虽然接入了互联网,却因为疑虑和担忧,行动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一问题在中老年互联网使
6、用者那里尤为突出。他们的网络生活存在什么样的状况?他们是否会使用移动互联网支付?他们如何筛选信息又如何做出选择?本研究报告致力于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老年人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在本报告中泛指 50 岁及以上的代际群体。 对青年人、 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划分, 在不同文化和政策之下,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本报告以 50 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我国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中,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所占比例极低。但是,数量少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要。当整个社会都被信息化包裹的时候,作为网络社会的后来者,我们没有理由在互联网的连接社会中忽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