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 用工调整影响分析报告委托调研机构:执行摘要近期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税新政策调整,已经对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之一,中国汽车行业对关税政策变动尤为敏感。2025 年初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汽车及零部件实施了新一轮关税调整,这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也间接影响其人力资源战略和用工决策。在此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面临着如何平衡短期成本压力与长期人才战略的挑战。一方面,关税增加导致的成本上升促使企业考虑通过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过度的人力资源紧缩可能损害企业的长
2、期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深入了解当前汽车行业企业在关税政策影响下的用工调整策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深入洞察现状、把握趋势并指导实践,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佛吉亚(Faurecia)委托中国领先的研究和技术服务公司 HRflag 发起“关税政策对企业用工调整的影响调研”,并基于该调研数据对汽车行业企业在关税政策影响下用工调整策略深度研究与分析形成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用工调整影响分析报告,旨在通过系统分析汽车行业企业在关税政策影响下的用工调整行为,揭示不同类型和规模企业的差异化应对策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和战略指导,帮助其在不确定的
3、贸易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核心发现:尽管面临潜在的贸易压力,绝大多数企业(82.0%)仍处于观望状态,尚未采取激进的人力资源调整措施 在已采取的应对措施中,冻结或降低招聘人数(22.0%)成为企业首选的缓冲策略 几乎没有企业选择冻结加薪 民营企业展现出较为激进的应对措施,采取裁员手段的比例最高(9.1%)国有企业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决策模式(冻结或降低招聘人数和未采取措施各占 50%),外资/合资企业则采取更为谨慎的观望态度(88.4%)关键洞察:企业对政策影响的长期性和严重性评估仍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倾向于通过控制新增人力成本而非调整现有员工结构来应对不确定性 企业更倾向于延缓而非完全停止薪资
4、调整,以维持核心人才稳定性 小型企业在多项调整措施上的采取比例较高,反映出其面临的业务连续性挑战 中型企业观望比例最高(89.5%),显示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或更谨慎的决策风格 大型企业则是唯一有明确裁员计划的群体(9.1%),表明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人员优化来应对挑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重要启示 当前阶段应保持战略耐心,避免过度反应 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人才策略危中寻机,差异化应对2整体趋势分析:战略性观望与精准微调34LABOR ADJUSTMENTS IMPLEMENTED OR PLANNED BY COMPANIES AFTER APRIL2025 DUE TO THE IMP
5、ACT OF TARIFFS OR TRADE WARS因关税或贸易战影响,公司在 2025 年 4 月后实施或计划采取的用工调整 战略性观望:理性等待还是被动犹豫?在关税政策变动的背景下,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对关税政策的影响持谨慎评估态度,尚未采取实质性的用工调整,观望等待是当前主流选择。调研数据显示,82%的企业选择“观望中,尚未采取措施”,反映出绝大多数企业在 2025 年 4月后并未立即进行用工方面的变动,以静观贸易环境变化为主基调。015招聘冻结:无痛调整的首选缓冲策略在已采取的用工调整措施中,冻结或降低招聘人数(22%)成为企业的首选策略。这一选择具有明显的战略合理性:首先,控制新增
6、人力比调整现有员工结构的阻力更小,对企业内部稳定性和员工士气的负面影响较小;其次,招聘冻结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控制人力成本增长,为企业创造财务缓冲空间;最后,招聘冻结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措施,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随时调整,不会对企业造成长期的结构性影响。然而,招聘冻结也带来潜在风险:长期实施可能导致人才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下降和关键岗位人才缺口。特别是在汽车行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变革的背景下,过度限制新人才引进可能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因此,企业在实施招聘冻结时,应当采取差异化策略,保持对战略性岗位和创新领域的有限招聘,确保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不受损害。从已采取的具体措施来看,企业的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