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持续性标准化方法迈进 关注人工智能用于提升环境可持续的标准化与最佳实践。在医学领域,2024年智能向善案例集筛选了来自19个国家的53条实践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诊断和治疗革命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领域,人工智能在作物管理、农具维护和市场决策等方面已发挥关键作用,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优化资源利用并促进环境管理。此外“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智库平台”对于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统计显示,来自57个国家的超过400个案例充分涵盖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向。(二)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中的现存问题人工智能在赋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AI赋能
2、优化资源配置与应对气候变化(目标2、目标7、目标9、目标13)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赋能预测极端天气 马达加斯加地处热带气旋高发区域,当地渔民因传统气象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面临较大的气候风险。公益组织Mitao Forecast于2023年引入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借助其高精度预测能力,将气象预报时间从3天延长至10天,并通过3000多块天气预报板向60万至75万渔民传递多维度气象数据。2024年初,该模型精准定位台风“阿尔瓦罗”登陆地点,为渔民提供预警,帮助其采取防护措施。美国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数据库促进AI赋能农业与生态由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美国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NIFA)资助的科学家团队发
3、布了动植物数据库Arboretum。该数据库包含近32.7万种动植物的1.346亿张经过专家验证并配有文字说明的图像,促进AI工具的开发,以改善害虫控制策略,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农业产量,优化农业资源利用降低食品价格。同时,该系统还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更高效的工具,对全球粮食安全、生态系统保护和气候变化缓解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电信自研AI节能系统助力数据中心优化与绿色计算中国电信自研AI节能系统,助力实现大幅节电与成本节约。该节能系统被广泛部署在基站、IT云主机、AB类机房,通过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和环境信息,智能化关断和启动局部空闲设备,对机房和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风速频率进行智能化调节,实现远
4、期人工智能搭建智联文脉平台,编织连接历史创造未来的全球文化网络智联文脉是一个AI驱动的全球文化分析、链接和互动系统平台,旨在深入探索和连接世界各地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文化内容。智联文脉的数据引擎涵盖了来自172个国家的文化数据,包括所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遗产地,并扩展到1,725项物质文化遗产,以及10,56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芬兰人工智能中心:构建全民AI素养的多层次教育生态 芬兰人工智能中心(FCAI)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与普及生态,构建了从入门慕课“人工智能基础(Elements of AI)”,到AI伦理与社会影响课程,再到Python技术培训的阶梯式知识
5、体系,已覆盖全球55万学习者并获评全球最佳慕课。同时,FCAI开展机器人编程俱乐部和校园合作培养青少年AI兴趣。其以人为本的伦理导向和多层次全年龄的课程体系奠定芬兰在负责任AI普及领域的突出地位。(四)AI赋能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目标3、目标5、目标10)腾讯红雨伞计划:AI赋能守护女性健康红雨伞计划通过AI技术精准赋能宫颈癌早期筛查和诊断。通过AI辅助诊断系统实现自动标记宫颈可疑病变区域并生成可视化诊断建议。该计划帮助基层医生快速锁定风险点,大幅提升偏远地区早期筛查效率。在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层面,依托AI驱动的智能培训系统,通过游戏化模拟操作场景医疗、家庭医生服务、村医工作量化考核等功能。其
6、中,AI辅助诊断系统可基于医生录入的患者病历数据,实时进行智能分析和病情研判,针对多种常见疾病生成相关治疗方案,辅助村医提升病情诊断准确率,优化临床决策效率,有效提高乡村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水平。该平台自启动以来,已实现吉林全省全部行政村覆盖,为2907名村医提供服务,惠及村民30余万人。(五)AI赋能产业转型与收入提升(目标1、目标8、目标9、目标10)中国移动利用AI技术破解畜牧业融资难题中国移动创新运用“普惠金融+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活畜管理云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活牛抵押”创新模式,助力慧牛合作社成功获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