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1 年境内航司发展报告年境内航司发展报告2021 年境内航司实际执飞航班 377.53 万班次,同比 20 年增长 8.6%,相比 19 年下降 16.56%; 投放运力 671.87 百万座, 同比 20 年增长 8.93%, 相比 19 年下降 17.3%。2021 年境内航司共运营航线 8333 条, 国内航线 8202 条, 国际/地区航线 131 条;无经停航线 6463 条,有经停航线 1870 条。2021 年境内航司整体航班正常率 84.05%,到达平均延误时长 13.56 分钟。春秋航空飞机利用率 7.46 小时/天,在主要航司中排第一;厦门航空宽体机利用率 6
2、.35 小时/天,主要航司中排名第一。航司发展2021 年中国大陆地区有实际执飞航班量的客运航司共 41 家(不含中国香港、 澳门和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境内航司),2021 年无新开航航空公司。2021 年境内航司实际执飞航班 377.53 万班次,同比 2020 年增长 8.6%,相比 2019年全年下降 16.56%;投放运力 671.87 百万座,同比 20 年增长 8.93%,相比 19 年下降 17.3%。2021 年境内航司实际执飞国内航班 374.04 万班次,占执飞航班总量的 99.08%。国内航班运力 662.16 百万座,占投入总运力的 98.55%;执飞国际/地区航班 3.
3、49 万班次,占境内航司实际执飞航班总量的 0.92%。国际/地区航班运力 9.71 百万座,占投入总运力的 1.45%。国内民航持续恢复,恢复程度较高,相比疫情前的 19 年在航班量和运力都恢复九成左右。国际/地区航班架次和运力持续下跌,未有恢复迹象。数据来源:飞常准source:data.VariF疫情影响与恢复航班架次2021 年境内航司在每个月的执飞国内航班、 国际/地区航班以及相应的月度同比变化如下图所示。2021 年全年国际/地区航班始终处于低谷,甚至有小幅持续小跌趋势。只有4 月份同比 20 年实现增长,其他月份同比 20 年和 19 年均下跌;国内航班恢复情况较好,但依旧受疫情
4、影响月度波动较大。受疫情影响,2 月的春运航班量较疫情前明显下降,使得航司的 21 年开局艰难。三月份开始国内航班量回升,直至 7 月份都实现同比20 年正增长。然而,重要的暑运旺季再次受到国内疫情打断,8 月份开始航班量再次大幅下降,暑运提前结束。之后国内疫情缓解,总体控制也较好,但航班量始终未再大幅回升,相比 20 年和 19 年均是同比下跌,该情况持续至 21 年年末。全年各个月份,只有三月至七月相比疫情前的 19 年实现增长,二至四月同比 20 年增长。21 年,国内航班依旧在国内外疫情影响之下,开局艰难,春运、暑运传统的旺季也都未真正带来航班量的复苏和增长, 8 月之后的航班量相比
5、20年和 19 年始终是同比下跌。数据来源:飞常准source:data.VariF疫情影响与恢复投入运力2021 年境内航司每个月的国内运力投入、 国际/地区运力投入以及相应的月度同比变化如下图所示。运力情况与航班架次相似,国际/地区投入运力始终处于低谷,同样只有 4月份同比 20 年增长,其他月份相比 20 年和 19 年均下跌;国内投入运力,同样只在三至七月处于相对高位(六月运力受到广东地区疫情影响较低),八月之后全国多地有本土病例,疫情影响不断,运力同比 20 年和 19 年均是下跌,直至年末未有明显回升趋势。数据来源:飞常准source:data.VariF主要航司南航投入运力第一,
6、东航执飞航班量第一 ,春秋同比 19 年增长2021 年,南方航空投入运力依旧排名第一,东方航空超越南方航空,执飞航班量排名第一。与 20 年同期相比,天津航空的架次和运力同比增长最多,分别增长了 33.75%和 35.36%,海南航空紧随其后,分别增长了 19.12 和 21.97%。除深航和厦航小幅下降外,其他航司的运力和架次同比 20 年都实现了增长。与疫情前的 19 年相比,只有春秋航空实现了架次和运力的增长,分别增长了 0.98%和3.11%。吉祥航空表现也相对较好,架次和运力各小幅下跌 4.02%和 4.36%,恢复程度较高。天津航空恢复至九成左右,其他 10 家航司恢复均在八成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