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国儿童肥胖报告 3 序序 言言 儿童是生命周期中关系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该时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不仅关系个人以后的健康水平, 还将关系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儿童时期,也是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阶段,儿童营养不良必将导致人力资本的巨大损失,直接影响人口的整体素质,继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得到了逐步改善, 生长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不良率逐渐下降。但是,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儿童肥胖问题也日渐突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自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上升,目前正处于迅
2、速上升期,一些大城市的儿童肥胖流行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儿童期肥胖不仅将对其当前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而且还将会延续至成年以后, 导致成年后心脑血管疾病、 2 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危险增加,严重威胁人群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负担,给民族素质的提高造成严重影响。 本报告不仅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及预测, 同时还对儿童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 儿童肥胖的危害以及儿童肥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对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制定相应政策,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016 年 10
3、月 25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这是今后 15 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该规划中提出了“制定实施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及“实施健康儿童计划”等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改善策略。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广泛推广儿童肥胖预防措施,遏制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上升趋势,防止我国将来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的快速增长,并为“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从生命早期就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王陇德 2017 年 1 月 4 前言前言 近30年来,儿童肥胖在全球范围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
4、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 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儿童肥胖在我国尚未形成流行,还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但是,从90年代开始,儿童肥胖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986年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总检出率为0.91 %,男性儿童为0.93% 女性儿童为0.90%。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07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6.25,男、女性儿童分别为6.59和5.88;肥胖检出率为3.19,男、女性儿童分别为3.82和2.48。1986-2006年这20年期间,我国07岁儿童单纯性
5、肥胖检出率迅速增长。198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8岁城市男女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3%-1.6%,农村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0.5-1.6%,我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到了2000年, 我国718岁城市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增加为15.7%和9.1%, 农村男女生分别为5.9%和4.6%。肥胖已经出现流行态势,特别是在城市学生中。进入21世纪,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不断攀升。2014年,我国718岁城市男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已分别达到28.2%和16.4%,农村男女生分别达到20.3%和12.8%。儿童肥胖已呈现全国流行态势,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学生中超重肥胖率
6、增长速度加快。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肥胖相关基因的研究表明,包括FTO等多种基因跟肥胖的发生发展有关。但是,考虑到肥胖相关基因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近年来肥胖的快速增长,行为和环境因素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导致肥胖的环境的变化,行为和生活方式、食物供应和消费、以及身体活动的改变是我国儿童肥胖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随着交通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乘车上下学的机会越来越普遍,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课业负担过重,户外活动减少;儿童在闲暇时间花费在视屏上包括电视、计算机和手机等的时间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