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汇报人:万国德万国德 时间:2025.03 基于DeepSeek的数字化教学新生态构建 目录 大模型生态及数字化教育 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的关键要素 建设案例分享 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趋势 01 02 03 04 01 大模型生态及数字化教育(一)大模型演变路径 语言模型(参数量在数千到数百万之间)1980年代 代表模型:N-Gram模型 HMM 预训练语言模型 (参数量在数百万到数十亿之间)2018-2019年 代表模型:BERT GPT 大语言模型 (参数量在数亿到数百亿之间)2021-2022年 代表模型:TS GPT3 GPT3.5 大模型 (参数量在数十亿到数千亿之间)2023年至今 代
2、表模型:DeepSeek GPT4 Gemini 20世纪,AI研究初期,集中在逻辑推理和专家系统上。2017年,通过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模型结构,提升了序列建模的能力,预训练语言模型(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PLM)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2022年11月,美国著名AI研究公司OpenAI发布旗下基于大语言模型GPT-3.5的AI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推动了NLP领域的发展。2023年3月,OpenAI官方宣布的多模态大模型GPT-4,随着技术的进步,多模态大模型开始崭露头角,它们能够同时理解和生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广
3、泛应用于多任务,预训练阶段学习通用知识,构建跨领域适应能力。基础大模型 专注自然语言处理,涉及文本生成、情感分析,提升人机交互体验。语言大模型 处理视觉信息,涵盖图像识别、视频分析,助力智能视觉技术发展。视觉大模型 整合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实现更复杂、全面的信息理解与任务执行。多模态大模型(二)大模型生态 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技术如A I智能体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智能化工具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支持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数字化教育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降低学习成本,为更多学生提供接受职业
4、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数字化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未来产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具备数字技能的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培养未来产业人才,推动产业升级(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02 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的关键要素 通过建设学校统一目标标准中心,实现各类建设指标标准运用数字化升级;建设学校统一项目任务中心,实现双高建设等大型项目建设管理数字化升级;建设学校统一数据采集中心,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数据采集数字化升级。结合数字化手段,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标准,过程性监测专业群建设情况,健全专业群运行管理机制和群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5、推动专业建设快速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需求。通过产教大数据智能分析,对接国家战略,地方重点产业发展,合理组建专业群;对接产业关键环节和企业核心岗位,精准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结合数字化工具,挖掘、绘制专业群能力图谱、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群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设计者与引导者。教师角色转变 学生在教师和智能体的帮助下实现个性化学习,可以远程接入企业真实实践,成为生产线优化的参与者。学生学习形式转变 AI助教智能体承担“数字协作者”角色,由学生和教师自己创建,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也是教师的助教。AI助教智能体的加入 01 03 02(二)形成“师-生-机”
6、协同教学新关系 学校教室 通过构建“学校教室+虚拟课堂+企业车间”的教学空间,实现政校企社多方深度协同,达到“以虚补实、以实增虚、校企互促”的闭环生态。依托数字技术构建的元宇宙技能学习空间和AI助教智能体,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字孪生环境中模拟高危操作,规避实体实训安全风险并实时得到AI助教的指导与反馈;研发并应用企业生产的数据中台,可以帮助企业师傅帮助和指导学生,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数字化培养模式。虚拟课堂 企业车间(三)重塑虚实结合、产教互融教学新空间+(四)推动过程性数字画像教学新评价 评价理念转变 评价理念从关注“学校办学的结果评价”转为关注“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评价”。评价主体转变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