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指标建设实践集锦(2024 年)A Collection of Digitalization Indicators Construction Practices in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 2 月版权信息本文档所涉及的软件著作权、版权和知识产权已依法进行了相关注册、登记,由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和相关国际版权条约、法律、法规以及其它知识产权法律和条约的保护。未经授权许可,不得非法使用。
2、注意本文档包含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版权信息,由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拥有,受法律保护,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文档可能涉及到的非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您可以查阅,并仅能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法范围内复制和打印本文档。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使用、修改、再发布本文档的任何部分和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本文档中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您对本文档的任何问题,可直接向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告知或查询。未经本公司明确授予的任
3、何权利均予保留。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双流区怡心湖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天府园)B 区 7、8 栋主页:http:/邮箱:目录1.数字化指标综述01(一)建设背景(二)基本概念01014.数字化指标建设场景解析05场景一:生产基准关键指标构建场景二:交期风险预警场景三:人员在岗监测场景四:生产履历溯源分析场景五:溶液使用寿命预警场景六:指标预警闭环050608091011022.数字化指标建设方法论02030304040405(一)从经营战略中挖掘核心指标需求(二)基于业务实际开展概念指标规划(三)聚焦可落地性进行可用数据调研(四)围绕业务数据设计分层分类指标(五)数据入库建仓实
4、施指标模型开发(六)适应业务变化提供指标在线管理(七)驱动业务发展开放便捷指标服务附录:全域指标库(节选)附录:全域指标库(节选)1201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建设背景当前,电子信息制造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常常面临品质与交期风险、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客户投诉溯源难等问题,需要更精细化的生产运营管控。而更精细化的前提,是问题需要被“看见”,并且需要比以往看得“更深”、“更广”、“更快”,这就需要数据发挥作用,让数据说话。行业企业过往烟囱式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形成了包括设备、生产人员、原材料、工艺说明、客户订单在内的多个“多源异构数据孤岛”,各说各话,无法直接利用
5、。因此,如何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实现精细化生产监控与调度,已经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推动生产制造智能化、网络化、透明化,重塑发展模式和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指标,作为数据计算的结果,天然地需要揉入企业的管控思路,是直接反映和衡量业务过程与结果的“企业生命体征”,也是企业重要的“隐性知识资产”,可以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基于数据开展敏捷分析和处置、建立精准的数字化指标体系,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设备利用率、产品良率、产品直通率等关键指标分析,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客户满意度、客户留存率等指标分析,企业能够快速捕捉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
6、略。数字化指标体系不仅是企业运营状况的晴雨表,更是管理者制定战略、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二)基本概念指标是一种抽象定义的数值,用于度量一个对象的特定维度的数量特征。具体到企业经营领域,指标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是凝结了业务逻辑的数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度量和业务对象的数字孪生。指标不是单独存在的,相互关联的多个指标,按照一定的逻辑关联起来,就构成了指标体系。构建企业指标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拆解企业经营管理逻辑的过程。指标体系是数字化经营的基础,以支撑业务战略目标落地、形成一致的业务衡量标准、指导业务日常运营为主要设计目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不同的业务主题(如机器设备监控、产线资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