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职业规划与发展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 录 第一部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本情况.1 第二部分 2024 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概况.2 一、规模结构一、规模结构.2(一)学院及专业结构.2(二)书院结构.3(三)生源结构.4 二、毕业去向二、毕业去向.5(一)总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5(二)各学院及金融工程专业去向落实率.5(三)各专业去向落实率.6(四)升学情况.7(五)就业情况.11 三、雇主调研三、雇主调研.13 第三部分 2024 届本科生升学就业工作举措.15 一、优化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一、优化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
2、调.15 二、深化对外合作,拓展资源渠道二、深化对外合作,拓展资源渠道.16 三、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指导质量三、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指导质量.17 四、紧跟政策导向,助力湾区发展四、紧跟政策导向,助力湾区发展.18 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职业规划与发展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一部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本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经过十年的发
3、展,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现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公共政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八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2025 年,我校拟设立 30 个本科专业和 46 个研究生(硕士、博士)项目(包含全日制及兼读制项目)。大学面向全球招聘,已建立一支具备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截至目前,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 650 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 5名,各国院士超 40 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超40名。目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
4、忱的优秀教师。大学录取生源质量非常优秀,生源水平稳定在全国前列。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排位稳居各省市考生前 1%以内,平均录取分数位列省排名前700 名;理科/选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排位在前 2%以内,平均录取分数位列省排名前 2000 名。学校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学校将努力成为区域、全国及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中英双语及全球视野的教育教学、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诸方面,均达到卓越水准。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职业规划与发展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二部
5、分 2024 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概况 一、规模结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 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共计 1301 人。其中,男生672 人(51.65%),女生 629人(48.35%)1,男女比例约为 1.07:1。图图 1 2024届届国内国内统招统招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的性别构成性别构成 (一)(一)学院及专业结构学院及专业结构 2024 届国内统招本科毕业生分别来自经管学院(503 位)、数据科学学院(284 位)、理工学院(189 位)、人文社科学院(126 位)、医学院(48 位)和金融工程专业(151 位)。金融工程专业由经管学院、理工学院和数据科学学院合办,本报告将金融
6、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单独统计,不计入任何一个学院。经管学院毕业生的专业分布为:金融学 213 人(42.35%)、会计学 99 人(19.68%)、经济学 97 人(19.28%)、市场营销 57 人(11.33%)、国际商务 37人(7.36%);数据科学学院毕业生的专业分布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133 人(46.8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0 人(38.73%)、统计学 41 人(14.44%);理工学院毕业生的专业分布为:电子信息工程 95 人(50.26%)、数学与应用数学 81人(42.86%)、新能源科学与工程8人(4.23%)、化学5人(2.65%);人文社科学院毕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