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教育部中小学资源建设 专家组教育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评审组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专家组 委 员 成 员 组 长 副组长潘东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代会第一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统一性部署,凸显它们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性作用、战略性支撑,体现出党对教育事业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价值判断没有教育强国,就不会有科技强国、人才强国。n科技创新重要性超预期 科技创新既
2、是 政策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必然,要从 新质生产力 着手。n强调了教科人一体化改革 新型举国体制下,用教育推动中国年轻人,拥抱创新,拥抱科技。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从六个“力”,到五对重大关系,为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基础、指明方向。“新质生产力”历史节点上的“回问”美国硅谷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科技工业园区 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五个世界科学中心,
3、每一次科学中心的兴起,无一不是得益于教育的先导作用。500年大国兴衰,留下同样的历史印记。五个世界科学中心都是先成为世界教育中心,而后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并因此崛起为世界强国,三者在发生时序与变迁路径上高度一致。这深刻表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是耦合互嵌、共融互生的共生体。“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家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该国成果超过25%所持续的时间,称之为科学兴隆期。古代中国经济科技中心(16世纪前)意大利第一次科学中心(154016
4、10)英国第二次科学中心(16601730)法国第三次科学中心(17601850)德国第四次科学中心(18101920)美国第五次科学中心(1920至今)中国第六次科学中心 李约瑟之问1.顶级光刻机2.高端芯片3.航空发动机4.激光雷达5.触觉传感器6.核心工业软件7.高端电容电阻 35项“卡脖子”技术一方面反映了欧美科技大国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围追堵截,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严重不足。这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因此,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赛场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智能文明信息文明工业文明
5、商业文明以下图例均为AI生成5050502023202320232023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适应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趋势,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创新,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紧紧抓住数字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数字中国、数字社会建设的整体布局中突显教育数字化的重要位置。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数字教育,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
6、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怀进鹏部长指出: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加强教学装备配备和使用。根据课程标准,完善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研制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推动地方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支持探索建设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鼓励对普通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建设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开展教学装备配备达标率、使用率监测,保障实验教学正常开展。遴选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中小学基地。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