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政策研究政策研究【中信建投政策研究】【中信建投政策研究】银发经济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系列与养老金融系列(三三):):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发展养老金融对促进社会养老资源配置、推动金融与资本市场完善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我国养老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已初步形成涵盖养老金金融、养
2、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的框架体系,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养老金金融中的三支柱发展不平衡、养老产业金融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养老服务金融中的更多关注“钱”、较少关注“人”等,因此需要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共同推动我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摘要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金融机构在银发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现状、挑战及应对之策。文章首先强调了养老金融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金融与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养老金融作为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的活动总和,涵盖养老金管理、银发经济融资与风险管理、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其发展
3、对于促进社会养老资源配置、推动金融体系完善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梳理了我国养老金融政策的发展脉络,从 2005 年以前的初步探索阶段,到如今“四梁八柱”成型的全面体系,展示了政策的逐步完善与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已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政策框架。然而,我国养老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养老金金融方面,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覆盖率低,第三支柱起步晚且规模小;养老产业金融方面,金融支持总量不足,融资渠道受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养老服务金融方面,产品和服务以“钱”为导向,忽视老年人多元化需求,供给短缺,且机构服务分散
4、,缺乏一站式服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银行需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创新服务网点、支持养老产业投融资;保险业要开发个性化养老保险产品、重视长期护理险、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证券基金行业可借鉴国际经验,发展养老目标基金,提供多样化投资选择。同时,金融机构还需积极落实养老金融战略,加强投研能力,挖掘优质银发经济企业,助力养老产业发展。胡玉玮 SAC 编号:S1440522090003 研究助理:杨旭泽 13621197978 发布日期:2025年 02 月 07日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2024-09-14【中信建投政策研究】“五篇大文章”系列(四):养老金融 2025-01
5、-12【中信建投政策研究】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系列(三):人口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 政策研究政策研究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政策研究政策研究 政策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目录目录 一、引言.1 二、养老金融政策梳理.1(一)总体政策梳理.1(二)近期重要政策解读.3 1、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 2、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4 三、现状.4(一)顶层设计与政策框架成型,逐步构建中国式养老金融体系.4(二)“四梁八柱”制度建设基本成型、三大支柱协同发力.4 四、问题与挑战.8(一)养老金金融.8(二)养老产业金融
6、.8(三)养老服务金融.9 五、金融机构应对之策.10(一)银行:优势最为明显、“养老投顾”冉冉升起.10(二)保险业:距离养老最近、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10(三)证券基金业:投研能力是核心优势,也是养老金融的“牛鼻子”.11 风险分析.12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1 政策研究政策研究 政策深度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一、引言一、引言 2024 年 12 月 8日,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养老金融是综合运用信贷、保险、债券、股权、理财等金融工具,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养老需求,服务银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