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 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 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 1 米尔肯研究院简介米尔肯研究院简介 米尔肯研究院是一家无党派的非营利性经济智库机构。在过去30年里,米尔肯研究院一直在促进人力、财力和教育资源,在为全球性问题提供实用、可推广解决方案方面起到催化作用。我们坚信,如果资源匮乏,再好的想法也无法付诸现实,因此我们开展研究和分析,并召集来自不同背景的顶级专家、投资者,创新人才和有影响力人士各抒己见。我们利用这类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构建项目和政策方案。这些活动旨在帮助人们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使人们享有健康和福祉,争取有效教育以及
2、更高的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以及获取资源为自己及其所在的广大社区争取更多机会。2020米尔肯研究院 本报告根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3.0 Unported License许可(可在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3.0/查阅)的条款提供。中中国居民健康差异国居民健康差异报报告告 目录目录 摘要.1 引言.3 数据与研究方法.4 结果.9 结论.20 附录.21 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告 1 摘要摘要 2016 年 10 月 25 日,“健康中国 2030”
3、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公共卫生政策改革迎来了新的转折点。这一全国性战略计划明确提出了 12 项将于 2030 年之前实现的战略目标,与政府以往所采取的被动性政策不同,它将重点放在了预防性卫生政策上,使它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将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 30%,以及制定了改善健康生活指标。1 在过去十年里,非传染性疾病给中国造成了巨大负担(在中国,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是致死和致残的两大主要原因),因此提出这一战略计划正当其时。此外,诱发中风和心脏病的关键因素还有收缩期高血压(140)、体重指数过高(BMI23)和腹型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这也
4、进一步突显了通过制定有效政策来改变行为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行为风险因素控制目标行为风险因素控制目标 中国到底应将行为风险因素控制在何种程度,才能在 2030 年前实现将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 30%的目标?近期的一项综合研究报告表明,到 2030 年,如果中国人口的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比 2013 年的水平下降 25%,且体重指数分布情况与 2013 年持平,就有可能实现上述目标。2 同时该报告的作者重点探讨了降低行为风险因素面临的一些障碍和潜在解决方案。尽管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但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和控制水平仍然很低,同时肥胖率仍在不断上升,以上种种因素给该项工作带来了巨
5、大的挑战。该报告的作者指出,调整生活方式可能是预防高血压的最好办法。他们还指出,目前实行的一些分段调整生活方式的政策并不成功。行为风险因素的非奇异效应行为风险因素的非奇异效应 据本报告第一部分的分析及其他多项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单一因素可以解释中国人口在肥胖症、高血压和其他慢性病前兆方面的差异。我们对样本个体数据和总体数据的分析表明,健康指标在中国省级行政区这一维度上的差异最为明显。但是,我们没有发现可以解释大多数地区差异的单一风险因素。由于个人行为受到文化、遗传、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制约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缺乏单一的解释因素并不奇怪。行为因素也受典型制约因素的影响。例如,北方各省与东南或西南地区
6、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农产品类型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生活节奏。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告 2 解决之道解决之道 要成功实施“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仅仅确定要做出哪些改变还不够。我们的研究报告中重点阐释了多项健康指标之间会如何相互影响,同时还指出,任何旨在调整人们生活方式的政策都必须考虑到各省份独特的文化、经济、人口和环境特点。换言之,降低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需要按地区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此外,研究报告还根据风险水平对各省份进行了聚类分组。将重点放在风险最高的省份或许可以有效实现各项政策目标。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中国居民健康差异报告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