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烧结烟气一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烧结烟气一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验收汇报验收汇报主讲人:佘雪峰主讲人:佘雪峰 教授教授/博导博导/副所长副所长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汇报日期:汇报日期:2024年年11月月8日日2/58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研究背景一一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二二三三四四1课题创新性技术成果课题创新性技术成果实施效果及关键技术实施效果及关键技术目录目录3/58钢铁钢铁工业工业烧结烧结工序工序 烧结烧结行业行业CO排放现状分析排放现状分析减排CO必要性:颗粒物、SO2、NOX等常规污染物已经满足超低排放标准,排放强度逐年下
2、降。烧结工序CO排放量约占钢铁行业CO排放量45%,降低烧结CO排放是关键之一。颗粒物SO2NOx烧结70%占比钢铁45%100%烟气中CO排放量:烧结烟气CO排放浓度约8000mg/m3,全国每年排放CO总量约为4000万吨;以230m3烧结机为例,若烧结烟气CO含量在8000mg/m3,每年排放CO量折合标煤超过2.5万吨。一、课题研究背景一、课题研究背景4/58 烧结烧结行业行业CO排放现状分析排放现状分析国家政策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将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将2030年前实现碳达年前实现碳达峰峰、努力争取努力争取
3、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年前实现碳中和。地方标准河北省河北省长流程钢铁企业环保绩效长流程钢铁企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级标准规定烧结机烟气规定烧结机烟气CO排放浓度不高于排放浓度不高于6000 mg/m3。唐山和邯郸率先提出烧结烟气唐山和邯郸率先提出烧结烟气CO排放浓度排放浓度小小于于5000 mg/m3,未来进一步提高未来进一步提高CO排放标准排放标准。烧结工序减排CO刻不容缓一、课题研究背景一、课题研究背景5/58 烧结烧结行业行业CO排放现状分析排放现状分析CO减排措施:减排措施:基于CO生成和排放规律,结合烧结操作,需要从源头、过程及末端三方面,系统实现CO减排。CO企业企业烟气中烟气中CO质
4、量浓度质量浓度mg/Nm3首钢京唐5600(优化后)中天钢铁4900(优化后)宁波钢铁5700(优化后)德龙钢铁德龙钢铁8000(优化前)(优化前)烧结过程烟气污染物排放规律烧结过程CO主要来源为固体碳的不完全燃烧,初始过程有明显峰值,当达到烧结机尾部时,CO含量迅速减少至0。一、课题研究背景一、课题研究背景6/58源头控制源头控制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末端处理末端处理CO减排的基础条件CO减排的有效手段CO减排的最终保障基于低碳烧结基于低碳烧结基于调控燃烧基于调控燃烧吸附过程调整控制吸附过程调整控制厚料层烧结厚料层烧结富氢燃料喷吹富氢燃料喷吹支撑烧结支撑烧结低温烧结低温烧结燃料控制优化燃料控制优化
5、料面喷吹蒸气料面喷吹蒸气烟气循环烟气循环富氧点火富氧点火溶液吸收法溶液吸收法吸附法吸附法氧化法氧化法 CO的治理与减排的治理与减排一、课题研究背景一、课题研究背景7/58 技术路线和目标技术路线和目标实现目标实现目标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控制厚料层烧结减排一氧化碳燃料粒度及分布优化、料面喷吹蒸汽、富氧烧结减排一氧化碳末端氧化剂脱除一氧化碳计算机数值模拟+烧结实验+现场改造=实现源头、过程CO减排厚料层烧结条件下CO排放规律燃料粒度及分布状态蒸汽喷吹量、喷吹位置富氧浓度氧化剂氧化CO实现减排目标催化剂制备+性能及稳定性测试中试试验实现烧结全流实现烧结全流程烟气程烟气CO减减排体系构建排体系构建技术
6、指标:技术指标:1)烧结固体燃料消耗 45kg/t。2)烧结烟气CO质量浓度降低至5000mg/m3。一、课题研究背景一、课题研究背景8/58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研究背景一一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二二三三四四1课题创新性技术成果课题创新性技术成果实施效果及关键技术实施效果及关键技术目录目录9/58目录目录1基于源头、过程、末端治理的烧结烟气减排基于源头、过程、末端治理的烧结烟气减排CO技术分析技术分析1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二二烧结减排一氧化碳研究实践烧结减排一氧化碳研究实践210/581.1 基于源头的烧结烟气减排基于源头的烧结烟气减排CO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源头(源头(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