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报告:液冷板2022年2月16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液冷板行业报告:热管理系统核心组成部分,受益电车和储能需求爆发受益需求爆发和液冷渗透率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对温度较为敏感,热管理系统是保证电池持续有效工作的重要途径。电池冷却技术按照冷却媒介的不同主要分为空气冷却、液体冷却和相变冷却三类,空气冷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换热效率低,均温性差;液体冷却比容大、换热系数高,是目前电动车最主流的冷却技术,同时在储能领域也加速渗透。冷却板是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液冷系统零部件包括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电池阀、液冷板等;
2、其中液冷板通过冷却液在液流通道中循环流动传递走多余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功能,是液冷系统的关键部件。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液冷板可分为搅拌摩擦焊式、口琴管式、吹胀式和钎焊式等。其中,吹胀式成本低、换热效果、生产效率高,钎焊式在结构、重量和散热能力上具备一定优势。铝热传输材料和冷却板弹性较大:产业链上游为铝、铜等大宗商品,将相应金属加工成为铝热传输材料,并进一步根据客户需求加工成为冷却板。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板带来增量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冷却板市场规模约142亿元,对应电动车冷却板铝热传输材料需求约26万吨。此外,储能液冷渗透率提升带来增量需求,GGII预测2025年国内电化学储
3、能装机量有望超过50GWh,而截止2020年底仅为4.4GWh。投资建议:需求放量,液冷板产业链有望迎来拐点。液冷板具备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下游特定品类和型号有望实现生产的规模效应。相关标的:冷却板,银轮股份、三花智控、松芝股份、科创新源、飞荣达等;铝热传输材料,银邦股份、华峰铝业等。从产业链弹性角度看,推荐关注:1)铝热传输材料环节的银邦股份等,上游原材料同质化,下游冷却板行业格局尚未成型,新增产能相对受限,需求快速增长背景下有望迎来量利齐升;2)主要从事冷却板生产的企业,如科创新源(瑞泰克)等,切入冷却板行业受益于下游需求放量弹性较大,同时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
4、期,储能普及速度慢于预期,液冷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原材料和运费成本大幅波动。中航先进制造投资观点8YbWMBjWiYeVzWnMoPrR9P8Q6MpNrRsQsQiNqQtRiNqRuMbRoOxOwMpNqQNZrRxP目录1.液冷有望受益于需求爆发和渗透率提升2.铝热传输材料和冷却板弹性较大3.投资建议:关注产业链拐点下的弹性环节资料来源:汇智慧众,电动汽车电池冷却系统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国家电网,中航证券研究所热管理系统:保证电池持续有效工作的重要途径4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对温度较为敏感,热管理系统是保证电池持续有效工作的重要途径。锂离子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540,电池在
5、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温度过高造成电池寿命降低并有热失控风险;温度过低导致电池容量减小、充放电效率降低,缩短续航里程。此外,若单体电池的温差超过5,根据木桶原理,电池组的性能和寿命将由最差的单体确定,其使用性能将大幅降低。内部部件破损、外部使用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储能电池热失控,精准控制储能系统温度至关重要。电池遭受滥用、内部部件受损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热失控,从而释放有毒和可燃气体。单个电池单元中发生的热失控会迅速扩散,从而导致相邻电池单元的热失控级联,进而引起灾难性的火灾事件,给资产、设施和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图表1: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图图表2:集美大红门储电站事故情况资料来源:电动汽车电池
6、冷却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动力电池组热管冷却系统传热特性分析,中航证券研究所热管理系统:液冷效率高、导热系数大,动力电池冷却的主流技术5电池冷却技术按照冷却媒介的不同主要分为空气冷却、液体冷却和相变冷却三类,其中液冷是动力电池冷却的主流技术,储能领域正加速应用。空气冷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换热效率低,均温性差;在电动车中应用于小型功率车(A00和A0),储能领域基于通信基站的先发优势而占比最高。液体冷却:冷却速度快、比容大、换热系数高,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目前为电动车最主流的冷却方式,应用车型包括宝马i3、特斯拉、雪佛兰Volt、之诺、吉利帝豪等。相变冷却:体积变化小、相变潜热大,但热导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