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2 5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 录C O N T E N T SC O N T E N T S固态电池产业现状:固态电池产业现状:产业趋势明确,技术进展加速产业趋势明确,技术进展加速1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头部玩家向硫化物路线倾斜头部玩家向硫化物路线倾斜22025年行业展望:年行业展望:低空经济风口来临,应用场景拓宽;政策有望加码,产低空经济风口来临,应用场景拓宽;政策有望加码,产业地位提升业地位提升35CONTENTSCONTENTS目录目录C CCONTENTSCONTENTS专 业 领 先 深 度 诚 信专 业 领 先 深 度 诚 信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
2、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1固态电池现状:固态电池现状:产业产业趋势明确,技术进展加速趋势明确,技术进展加速6固态电池的核心意义:突破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边界固态电池的核心意义:突破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边界来源:德勤、中泰证券研究所n 固态电池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传统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天花板。固态电池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传统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天花板。能量密度,即单位体积或重量电池所能储存的能量大小,直接决定了电池的续航水平。n 传统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受其正负极体系的制约。传统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受其正负极体系的制约。目前,基于三元正极与石墨负极的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已接近其理论上限。为了显
3、著提升续航能力,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正负极材料。负极材料的升级路径相对清晰,从石墨(克容量约372mAh/g)到硅基材料(克容量450-600mAh/g),再到锂金属(克容量1000mAh/g),每次迭代伴随着负极材料克容量的显著提升。例如,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石墨负极的电池,能量密度约为240-280wh/kg;而若以硅基负极替代石墨,能量密度有望跃升至280-350wh/kg;若进一步采用CVD气相硅基负极或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更是有望突破400wh/kg。正极材料的升级方向则聚焦于高电压、高比容,富锂锰基、锂硫正极等都是潜在的迭代选项。n 然而,传统液态电解液难以兼容正负极材料然而,传统液态电
4、解液难以兼容正负极材料体系体系的升级的升级。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在高压、高温、高能量密度环境下容易分解失效。因此,引入化学性质更为稳定的固态电解质,取代传统的锂离子电解液,成为突破电池性能局限的关键。固态电解质能够兼容正负极材料的迭代升级,从而打破电池性能瓶颈,实现能量密度的飞跃。图表:电池化学体系迭代路径图图表:电池化学体系迭代路径图7固态电池:高确定性的迭代路径固态电池:高确定性的迭代路径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研云平台、欧阳明高全固态电池研发现状、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n 固态电池的第二大意义在于其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固态电池的第二大意义在于其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传
5、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具有可燃性,一旦电池内部发生内短路,可能触发连锁反应,导致电池热失控。此外,正负极材料的迭代升级也伴随着安全隐患。硅基负极和锂金属负极分别存在极片膨胀导致电池功率和循环寿命衰减,以及锂枝晶生长引发电池短路的问题。而高电压、高比容的正极材料则可能导致电极材料的不稳定,主材结构易受破坏。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引入,能够从根源上解决这些安全隐患。一方面,固态电解质在常规条件下不可燃,有效遏制热扩散及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其化学稳定性高于电解液,对正负极材料的迭代升级具有更好的适配性。n 此外,固态电池还有望打通此外,固态电池还有望打通锂电池锂电池成本下行通道。成本下行通道。当前,锂电
6、产业链核心原材料的价格处于历史低点,头部厂家已接近亏损或仅能维持微利。通过压缩原材料价格进行降本的途径已到达阶段性瓶颈,电池价格下降空间有限。然而,技术迭代能够进一步打开降本空间。固态电池将能量密度从传统液态电池的约250wh/kg提升至400wh/kg以上,意味着原材料单耗的大幅降低,为电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提供了可能。项目项目液态三元电池液态三元电池高比能固态电池高比能固态电池单位单位电芯能量密度250400wh/kg单kWh材料单耗42.5kg单kWh材料单耗降幅38%-假设成组效率70%70%-电池包能量密度175280wh/kg同等重量下带电量容量增加60%-项目项目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