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手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写委员会专家 李志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书记/副研究员 谢晓非,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书记/教授 李 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彭华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 毛佩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何燕玲,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景 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薇薇,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肖水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教授 王志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老年健康室 主任/副研究员 编写委员会成员 陈志琴 李慕轼 刘雪萍 潘
2、伟刚 王 伟 朱心怡 付江宁 金梦菡 陈子卓 齐士格 张 晗 汤淑女 崔 露 尹香君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老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1 一、衰老与发展.1(一)衰老的定义及其界定标准.2(二)全生命周期.2 二、老年阶段的生理变化特点.4(一)生理特点与影响.4(二)慢性疾病及身心健康.6 三、老年阶段的心理变化特点.8(一)认知特点与影响.8(二)情绪特点与影响.11(三)社会参与特点与影响.13 四、小结.14 第二章第二章 老年人常见情绪问题及自我调适老年人常见情绪问题及自我调适.16 一、心理健康标准.16 二、老年期抑郁.17(一)老年期抑郁的症状表
3、现及流行率.17(二)老年期抑郁的可能诱发因素.18(三)如何调适抑郁情绪.19 三、老年期焦虑.20(一)老年期焦虑的症状表现及流行率.20(二)老年期焦虑的可能诱发因素.21(三)如何调适焦虑情绪.22 四、老年期孤独.24(一)老年期孤独的症状表现及流行率.24(二)老年期孤独的可能诱发因素.25(三)如何进行孤独的自我调适.27 五、小结.27 第三章第三章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及评估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及评估.28 一、老年期抑郁症.28(一)临床表现.28(二)诊断评估.29(三)治疗.31 二、老年期焦虑障碍.31(一)临床表现.32(二)诊断评估.32(三)治疗
4、.34 三、老年期痴呆.34(一)临床表现.35(二)诊断评估.36(三)治疗.37 四、痴呆精神行为障碍.38(一)临床表现.38(二)诊断评估.39(三)治疗.39 五、小结.40 第四章第四章 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41 一、老年心理健康概述及影响因素.41 二、老年心理健康综合干预.41 三、老年心理健康教育.42 四、老年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技术.43(一)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堂.43(二)单项心理干预技术.46 五、小结.59 附件附件 同伴小组活动手册同伴小组活动手册.60 1 第一章第一章 老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老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一、衰
5、老与衰老与发展发展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白居易沐浴)描绘了一个人年老时容颜衰败,头发花白,疾病缠身,虚弱不堪的形象。而这也正符合绝大多数人对老年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的解读,即老年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功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下降的阶段。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正在不断增加,健康状况也逐步提升,很多 70 岁的人,他们的行动、思维和感觉都与 50 岁左右的人同样好。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数据显示,32.97%的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比较好或非常好,24.76%的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比较差或非常差。此外,失能老年人占
6、老年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6.7%下降到2006年的6.4%,2010 年下降到 6.3%,2015 年大幅下降到 4.2%。总体而言,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总体向好。此外,该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 22.368 万名老年人中,45.63%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65.68%的老年人较为关心社区事务的公开和国家大事,其中约两成老年人曾向社区建言献策。由此可见,老年人正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做贡献,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因此,全面了解和认识老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与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正视衰老的同时,更要发掘个体在老年阶段的发展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