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 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 1.0 牵头编写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参 与 单 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编 制 日 期:二二三年十一月 摘要 我国已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制定了分领域、分地区的实施方案,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党的二十
2、大报告进一步擘画我国未来低碳发展蓝图,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等,为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对经济影响程度深,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既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相关行业机构、企业、高校,就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所涉及的系列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广泛研讨,形成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以下简称路线图 1.0)。路线图 1.0 明晰了汽车产
3、业碳排放核算边界与方法。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边界涵盖汽车运行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汽车制造过程中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和消耗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汽车运行碳排放采用 “自下而上”方法核算,2022 年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 8%、交通领域碳排放的 80%;汽车制造碳排放采用“自上而下”方法核算,2021 年碳排放量仅占工业碳排放的约 1.3%。路线图 1.0提出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未来将以降低汽车运行碳排放为重点,以低碳产品助力低碳交通运输和能源体系建设。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5%;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新车
4、总销量的 60%。同时,以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新型生态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通过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汽车产业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通过 30 余年的持续努力,至 2060年支撑国家碳中和发展目标如期实现。路线图 1.0提出了面向“双碳”目标的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保障措施。研究形成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管理转型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汽车低碳技术创新的重点支持领域,针对低碳、零碳汽车推广,汽车低碳制造和产业协同降碳等方面提出了财税政策、示范行动等支持政策建议。路线图 1.0首次明确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的边界和方法,提出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国家“双碳
5、”目标实现的推进路径和保障措施,希望能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目录 一、发展背景.1 二、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现状.2(一)汽车碳排放的环节和产业核算边界.2(二)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4(三)汽车产业碳排放现状.6 三、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趋势.7(一)汽车保有量、销量发展趋势.7(二)汽车产品发展趋势.8(三)汽车制造发展趋势.9 四、发展愿景与目标.10(一)发展愿景.10(二)发展目标.11 五、汽车产业碳减排路径.12(一)汽车产品运行碳减排路径.13 1.乘用车碳减排路径.13 2.商用车碳减排路径.14(二)汽车制造碳减排路径.14 六、产业协同碳
6、减排路径.17 七、保障措施建议.18(一)有序推进绿色低碳管理转型.18(二)持续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20(三)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汽车发展.20(四)加速建设绿色低碳制造体系.22(五)统筹共建绿色降碳协同体系.23 1 一、发展背景 绿色低碳是全球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的共同选择。绿色低碳是全球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的共同选择。近年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发布碳中和发展愿景。欧盟发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要求 2035 年实现新注册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零排放;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宣布到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 2030 年达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