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收益凭证监管数据报送标准研究报告收益凭证监管数据报送标准研究报告【摘要摘要】本课题结合收益凭证产品结构及业务风险特征,研究论证并统一全市场收益凭证业务数据报送标准,研究分析收益凭证产品业务特征与数据特征,涵盖收益凭证发行、转让、回售、回购、展期、终止等全生命周期环节;规范收益凭证数据标准,明确字段分类与设计标准,实现产品结构要素、钩挂标的、收益结构、投资者结构、业务合规风控、产品收益、存续期业务变动等关键信息的“看穿”;明确数据采集方式与技术接口要求,全面提升行业数据报送效率与质量。关键词关键词:收益凭证研究背景与意义;收益凭证业务特征及数据特征分析;收益凭证监管数据设计要求;课题研究成
2、果应用。2正文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研究背景收益凭证作为证券公司一类重要场外业务,是证券公司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约定本金和收益偿付的有价证券。收益凭证设计灵活,浮动收益型产品可挂钩单一或多个标的,收益结构可嵌入不同类型金融衍生品,产品结构复杂多样。经证券公司近十年的业务探索,收益凭证发行已突破万亿规模,投资者类型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需求,成为保障证券公司流动性的重要金融工具。数据显示,收益凭证融资规模已占证券公司各债务融资工具累计融资规模的 45%以上,已成为证券公司流动性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益凭证业务管理实践中,中证报价在收益凭证监
3、管数据报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数据与技术方面的经验与优势。一方面中证报价是经 FSB 认证的金融基础设施,负责场外业务报告库运营,拥有全市场收益凭证数据;中证报价借助场外业务交易报告库的基础设施优势,不断探索收益凭证监管数据报送标准。另一方面,监测监控是中证报价的主责主业,中证报价一直致力于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提升数据报送效率与数据质量。目前中证报价开展了收益凭证监测数3据电子化接口报送工作,发布了收益凭证业务数据报送文件接口规范(试行),但数据报送标准层级不高,并非行业标准。(二)课题研究意义本课题旨在解决当前收益凭证业务存在的行业数据标准化痛点问题,借助场外业务交易报告库的 TR 基础设施
4、优势,不断探索收益凭证监管数据报送标准,并致力将相关探索经验助力收益凭证业务监管工作,发布收益凭证业务监管数据报送标准,在统一行业收益凭证业务数据标准的同时促进与推动行业收益凭证业务电子化与数字化建设水平。一是满足证监会业务监管与协会自律管理要求。收益凭证产品结构复杂,监管部门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动收益凭证业务规范制定工作。关于持续做好场外衍生品业务数据电子化报送的函(中证协函2021289 号)中提出“推动收益凭证业务数据实施电子化报送,研究出台收益凭证业务数据报送文件接口规范”的要求;证监办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发行收益凭证有关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建立集中数据报告库,对证券
5、公司收益凭证发行及存续情况进行监测。针对重点环节加强数据分析维度、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功能等”。目前协会正根据证监会机构部要求制定 证券公司收益凭证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中证报价参与了上述办法及指引的制定工作。4二是解决监管数据报送的四大痛点问题。痛点一,浮动收益凭证产品收益结构复杂多样,市场不断推出“新结构名词”,现有报送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痛点二,收益凭证采取“事后备案+交易报告”的自律管理模式。当前,收益凭证业务备案和数据报送采取人工页面填报方式,证券公司填报负担大,报送效率低,容易出现产品错报、漏报等情况,数据质量问题突出,数据统计分析难度大。痛点三,现有监管数据报送未能覆盖产品全生命
6、周期数据,字段颗粒度与精细度不足,在产品结构、收益结构、风险对冲、投资者等重点环节缺乏数据支持,无法做到产品结构、风险对冲、投资者结构的“看穿”,无法支持特定结构类型产品(例如雪球产品)、极端市场行情压力测试、特定投资者风险等的专项跟踪与监测。痛点四,收益凭证缺乏服务监管监测目标的行业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标准不统一,难以支撑监管数据电子化采集的高效开展。三是提升收益凭证业务行业数据标准化水平。目前证券公司场外业务市场主要由私募债券、场外衍生品与收益凭证三大类业务组成,其中,收益凭证是三类产品中唯一缺乏相关监管规范指导的场外业务。依据收益凭证业务监管要求,围绕监管数据痛点,从服务监管监测监控目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