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注:本报告的预测及建议只作为一般的市场评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刊登、引用或向其他人分发。研究报告 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贸易贸易和产业协同前景和产业协同前景 上篇:资源型国家篇上篇:资源型国家篇 阅读摘要阅读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10 年以来,中国与沿线样本资源型国家货物及服务贸易额增长超 100%,进口年均增速(8.4%)大于出口(6.8%),自 2018 年起保持持续贸易逆差。在 12 个样本资源型国家中,中国与俄罗斯、印尼
2、的贸易额较大、与缅甸的贸易额增长最快。沿线各国产业资源禀赋差异是影响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比如,纺织品类产品在中国对印尼、缅甸的出口中占比较高,化工产品在中国对阿根廷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中国新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矿产品、贱金属等上游能源和工业原材料进口增加,农产品进口量也呈上升态势;中国对资源型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呈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的趋势,反映产业协同逐步从资源品供应和初级制造业产品生产合作,转向资源品供应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生产合作。展望未来,海外市场预计于 2024 年下半年开启新一轮补库周期,有望支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
3、,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农业、能源合作则为沿线国家向中国出口资源产品提供更多便利。中长期看,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则将持续推动中国与沿线资源型国家构建更多元立体的贸易和产业合作关系。欢迎扫码关注 工银亚洲研究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 李卢霞 兰澜 吴起睿 张润锋 孙轶博 1 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贸易和产业协同前景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贸易和产业协同前景 上篇:资源型国家篇 自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开了共建带路的合作项目,涵盖贸易、投资、科技、文化等领域。2 2013013-20222022 的十年间中国的十年间中国(除非特别说明,本研
4、究贸易数据均为中国内地口径)与“一带一路”沿与“一带一路”沿线线 2 24 4 个国家个国家1 1的货物及服务贸易总额翻了一倍的货物及服务贸易总额翻了一倍。2022 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及服务贸易额突破 2 万亿美元,较 2012 年增长了 103.3%、年均增速 7.35%,较同期中国对外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速(5.63%)高出 1.72 个百分点(见图表 1)。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情况的变迁轨迹,也提供了观察产业协同状况的一个独特视角。“带路贸易系列”从从贸易角度贸易角度梳理分析梳理分析 1 10 0 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贸易与产业合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贸易与产业合作
5、情况作情况,探讨未来发展前景。,探讨未来发展前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形态、与中国的贸易体量和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强异质性,我们将沿线各国分为资源型、资源型、制造型、服务型制造型、服务型三类进行分类研究(见图表 2)。2022 年资源型、制造型、服务型国家与中国贸易规模占比分别为 37.8%、43.3%、18.9%。本篇为“带路贸易系列”上篇,聚焦分析沿线资源型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和产业合作。1 综合考虑经济形态代表性、统计资料可得性,我们选取了在“带路”贸易中较为重要、数据完整且口径可比的 24 个国家,包括:印尼、沙特、阿根廷、阿联酋、缅甸、新西兰、秘鲁、卡塔尔、哈萨克斯坦、科威特、俄罗斯、
6、老挝、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土耳其、捷克、奥地利、卢森堡、柬埔寨、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后文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基于这 24 个国家的数据。2 图表图表 1 1:中国与“一带一路”双边贸易网络图:中国与“一带一路”双边贸易网络图 数据来源:IMF、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 3 图表图表 2 2:“一带一路”沿线:“一带一路”沿线 2424 国分类情况国分类情况 国家 初级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资源型国家 印尼 54.4*18.3 41.8 沙特 80.7*14.7 39.2 阿根廷 5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