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 4 月 30 日第 04 期总第 032 期【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期关注本期关注:2021 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政策追踪:科技部发布政策追踪:科技部发布“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报指南技术进展:增材制造路线图:走向智能化和工业化技术进展:增材制造路线图:走向智能化和工业化行业动态:行业动态:广东银纳自主研发增材制造软件助力教育应用广东银纳自主研发增材制造软件助力教育应用典型应用:典型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增材制造技术开发 10 吨推力火箭发动机吨推力火箭发动机成员展示:西安欧中材料
2、科技有限公司成员展示: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简 报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成立于 2016 年 10 月 19 日,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增材制造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 128 家相关单位,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则,共同发起组成的跨行业、开放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秘书处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联盟现有成员 330 余家,已设立工作组7 个,是中国增材制造领域层次最高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规模最大的行业组织。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立足于为我国增材制造产业搭建合作与促进平台,着眼于将政府与产业界、顶层设计与企业实践紧
3、密结合起来,致力于支撑行业管理、聚拢行业资源、营造创新环境、促进交流合作,助力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壮大。本期关注2021 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摸底增材制造产业整体情况,2022 年 3 月,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面向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企业信息的调研统计工作。此次统计涵盖了国内装备企业、材料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 50 家规上企业,本次调研统计仅涉及与商业相关的装备、材料、服务、工业软件、培训等业务营收,不包括涉密单位、高校、研究所等。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产业总收入持续增加,优势企业发展壮大。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估算,2021 年增材制
4、造企业营收约为 265 亿元,近四年平均增长率 30%,较全球年均复合增长率 20.4%高出 10 个百分点,具体如图 1 所示。图 1 近四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营收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增材制造规模以上企业由2016 年的 20 余家增加至 2021 年的 100 余家,营收超过 1亿的企业数量已超过 40 家。目前,国内现有以增材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22 家(含新三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家。在 2021 年中国增材制造企业融资额达到 48 亿元,鑫精合、上海联泰、西安赛隆等企业单次融资均超过 1 亿元。(二)调研企业现状分析此次参与调研 50 家企业总营收达到
5、 91.21 亿元,相比2020 年 65.54 亿元增长 39.2%,近四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9.2%,具体的营收和增长率情况如图 2 所示,与整体产业发展趋势总体保持一致。图 2 近四年调研企业营收情况将参与调研企业按照经营业务分为增材制造装备商、材料供应商、综合服务商(经营两种以上业务)和其他类型。其中综合服务商数量达到 22 家,接近半数;专业从事装备、材料、零部件生产的商家分别为 11 家、9 家和 5 家;从事孵化、培训等业务的其他类型企业仅 3 家,具体如表 1所示。多数增材制造企业已发展成材料、装备、服务等业务结合于一体的综合供应商。表 1 调研企业经营业务情况经营业务经营业务装
6、备装备材料材料零部件零部件综合综合其他其他数量数量1195223从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三维扫描仪)生产、装备制造、产品供应等产业链条环节进行分类分析,专用材料、零部件、装备、服务等各个环节营收分别为 14.7 亿元、5.61 亿元、50.8亿元和 19.1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16%、7%、55%和 21%。此外,工业软件销售营收、培训和产业孵化等平台机构等其他业务的营收约为 1 亿元左右,仅占总营收 1%,各产业链环节营收情况如图 3 所示。图 3 产业链各环节营收情况1.增材制造专用材料、零部件2021 年调研企业零部件营收达到 5.61 亿元。激光器销量约为 150 台,扫描振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