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储能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目 录 技 术 背 景 产 业 现 状 发 展 趋 势 典型技术介绍技术背景1 1河南省能源结构现状十四五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6%以上,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发展困境:电力系统化石能源依赖过高,电力自给率低(70%),能源系统结构亟需优化亟需构建新型智慧储能系统,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现有能源消费结构煤电65%气电3%风电15%光伏12%生物质,1%水电4%煤电气电风电光伏生物质水电现有电力装机结构煤炭,67.60%天然气5.90%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11.2%石油15.3%总量101.1GW总量2
2、.3亿吨标准煤储能技术发展是构建新型能源系统的关键传统能源系统供电主力电源灵活调节电源燃煤电站水电站燃气电站抽蓄电站电化学储能新型能源系统供电主力电源灵活调节电源新能源电站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抽蓄电站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微电网燃气电站水电站燃煤电站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是支撑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客观需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亟需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利用率,建立新型能源系统氢储能在未来储能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中,氢能具备来源广泛、安全可控、零污染的优点,在未来储能系统中将占据重要位置,可为可再生能源连续性发电提供重要保障,预计206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2025年,河
3、南省氢储能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未来氢气需求量未来氢气需求量未来氢气需求量氢-储能转换氢储能氢储能波动性、间歇性稳定供电构建新型能源系统需要储能系统升级新能源存在分布不集中、分布不均匀特点,产能端波动性大,能量梯级利用率低分布不集中,分配不均匀储能系统端氢储能电储能清洁能源端生物质地热太阳能风能用能负荷端新能源车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储能用能产能多元并存、多能融合的储能体系促进能源转型化工交通热储能产业现状2 2储能技术分类储能按技术分类储能按技术分类物理储能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电磁储能机械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磁储能冷热储能冷热储能电池储能电池储能氢储能氢储能超导储能超导储
4、能电容储能电容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氢储能热储能液流储能液流储能主要能源形式储能按能源形式分类储能按能源形式分类储 电储 电储 氢储 氢储 热储 热传统电力传统电力+新能源发电工业附产氢新能源发电工业附产氢+清洁能源制氢清洁能源制氢工业余热工业余热+自然热源自然热源新能源电力升级新型氢能产业布局发展多元热源高效回用新能源电力升级新型氢能产业布局发展多元热源高效回用双碳目标下,能源系统革命至关重要,储能技术发展是“电+氢+热”绿色经济路径实现的基础和支撑2.1 储电行业现状河南省储电行业现状河南电网居全国枢纽位置,用电缺口约30%,大规模储
5、能电站建设需求迫切目前储电装机容量2740 MWh,现有装机量少,新型储能电站占比低河南省储电站装机与规划装机(2025年)各类型储能电站项目占比86.30%13.70%抽水蓄能新型储能96%4%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全国河南省现有装机量规划装机量2740 MWh51605 MWh储能电站发展现状4500400033002893200014408308006402050185014501266100072041540032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山东河北宁夏安徽河南贵州广西天津浙江各省市2023年储能电站重点项目建设规模储能容量(MWh)储能
6、功率(MW)2023年河南省储能电站建设规模对比抽水蓄能占比较高(截止至2021年总装机规模为9.4GW)新型储能电站占比规划逐渐增长,总体装机规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84%14%1%1%抽水储能抽水储能磷酸铁锂储能磷酸铁锂储能全钒液流储能全钒液流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十四五”河南省规划储能电站占比类型储能电站发展现状磷酸铁锂100MW/200MWh润泽洁源南乐20磷酸铁锂100MW/200MWh中核汇能兰考县1磷酸铁锂50MW/100MWh中核汇能濮阳县21磷酸铁锂100MW/200MWh中电商丘梁园区2磷酸铁锂100MW/200MWh新乡中益电厂22磷酸铁锂100MW/200MWh中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