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松江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松江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 (2023(2023-20352035 年年)(意见征询稿)(意见征询稿)二二二四年三月二四年三月 I 目录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3 一、松江区基本情况.3 二、松江区无障碍需求.5(一)松江区残疾人口占比较高.5(二)松江区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6 三、松江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概况.7(一)建设成效.7(二)存在问题.10 四、无障碍环境建设机遇.12(一)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明了新方向.12(二)松江区“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新目标.12(三)无障碍环境建设明确了新要求.13 第二章 规划总则.14 一、指导思想.14
2、二、基本原则.14(一)党政主导,共建共治.14(二)以人为本,公平发展.15(三)制度先行,依法治理.15(四)建管并重,长效治理.15(五)分类推进,明确重点.15 II (六)科技创新,技术赋能.15 三、规划范围.16 四、规划期限.17 五、规划依据.17(一)法律法规.17(二)国家及地方政策.17(三)规范与标准.18(四)相关规划.18 第三章 目标任务.20 一、总体目标.20 二、建设指标.20 三、主要任务.21(一)无障碍制度保障.21(二)无障碍设施建设.21(三)无障碍信息交流.22(四)无障碍社会服务.22(五)无障碍社会共治.22 第四章 高站位强化无障碍制度保
3、障.23 一、发挥领导作用.23 二、开展定期评估.23 三、强化考核评价.23 四、强化监督管理.23 III 第五章 高标准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24 一、交通设施篇.24(一)城乡道路无障碍.24(二)公共交通建筑无障碍.27(三)公共交通线路无障碍.29 二、公共场所篇.30(一)城市广场无障碍.30(二)公园绿地无障碍.31 三、公共建筑篇.34(一)办公、科研、司法建筑无障碍.35(二)文化建筑无障碍.36(三)教育建筑无障碍.37(四)体育建筑无障碍.38(五)医疗建筑无障碍.39(六)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无障碍.40(七)公共厕所无障碍.41 四、居住区与居住建筑篇.42(一)居住
4、社区无障碍.42(二)居住建筑无障碍.44(三)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45(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5 第六章 高水平保障无障碍信息交流.46 IV 一、政务信息无障碍.46(一)政务服务.46(二)政务发布.46(三)门户网站.46 二、信息交流无障碍.46(一)新闻节目.46(二)自助服务.47(三)电信服务.47(四)阅读需求.47(五)灾害播报.47(六)救援求助.47(七)精神文明信息建设.47(八)其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48(九)智慧灯杆.48(十)无障碍电子地图.48 第七章 高质量提升无障碍社会服务.49 一、公共事务无障碍.49 二、政治参与无障碍.49 三、
5、法律援助无障碍.49 四、教育培训无障碍.49 五、医疗卫生无障碍.49 六、应急避难无障碍.50 V 第八章 高要求健全无障碍社会共治.51 一、公众参与.51 二、宣传教育.51 三、志愿服务.51 四、队伍建设.51 第九章 分期建设指引.52 一、重点聚焦阶段(2023 至 2025).52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5 至 2030).52 三、巩固提升阶段(2030 至 2035).53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54 一、组织保障.54 二、资金保障.54 三、宣传保障.54 四、人才保障.54 五、技术保障.55 六、监管保障.55 1 前言前言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
6、标志,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通行道路、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和条件所进行的相关活动。无障碍环境应为每个人提供通用便利,是城市必备的基本功能,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关键要素。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是指因残疾、年老、年幼、生育、疾病、意外伤害、负重等原因,致使身体功能永久或者短暂地丧失或者缺乏,面临行动、感知或者表达障碍的人员及其同行的陪护人员。本规划是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