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咸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22035 年)目 录前 言.3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分析.4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现状.4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6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及挑战.9第二章 规划总则.11第一节 指导思想.11第二节 基本原则.11第三节 规划依据.12第四节 规划目标.15第五节 规划期限.15第六节 指标体系.16第三章 保护总体布局.17第一节 总体布局.17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20第四章 规划任务与措施.34第一节 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框架.34第二节 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体系.35第三节 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37 2 第四节
2、 提升生物多样性安全管理水平.39第五节 推动生态系统价值转化与实现.41第六节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督查.42第七节 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43第五章 重点工程和效益分析.44第一节 重点工程.44第二节 效益分析.46第六章 保障措施.50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50第二节 保障资金投入.51第三节 强化科技支撑.52第四节 推动公众参与.52第五节 提高宣传力度.53附件.54 3 前 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坚持生
3、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大力实施生态省建设,坚持走一条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咸宁市生物种类丰富。全市共有高等植物 216 科、911属、2000 余种,陆生野生动物 30 目、460 余种。编制咸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22035 年),旨在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提升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能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高
4、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达成与美丽咸宁目标相适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4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与分析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现状一、生态系统多样性咸宁市生态系统多样且稳定。全市主要包括森林、农田、河湖、城镇、草地、湿地等六大类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 58.58 万公顷,农田生态系统面积 18.9 万公顷,河湖生态系统面积 10.09 万公顷,湿地生态系统面积 8.87 万公顷,城镇生态系统面积 5.84 万公顷,草地生态系统面积1.62 万公顷。二、自然保护地概况全市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 47 处,其中,自然保护区 6处(国家级 2 处、省级 1 处、市级 2 处、县级
5、1 处),风景名胜区 3 处(国家级 2 处、省级 1 处),森林公园 9 处(国家级 2 处、省级 7 处),湿地公园 9 处(国家级 6 处、省级3 处),地质公园 2 处(国家级 1 处、省级 1 处),石漠公园 1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小区 17 处。根据 咸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编制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系统性保护的要求,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后市域内自然保护地共 31 处,总面积 11.79万公顷,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处(湖北长江新螺段白 5
6、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咸宁段、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 1 个(湖北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3 处(花纹山竹海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北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陆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 25 处(森林公园 13 处、湿地自然公园 10 处、石漠自然公园 1 处、地质自然公园 1 处)。三、物种多样性咸宁市植物种类多样。全市共有高等植物 216 科、911属、2000 余种。全市乔木树种有 112 科、354 属、1114 种、54 个变种。其中竹类共 12 属、100 种;引种树种 50 科、101属、294 种、9 个变种;古、大、奇树种有 27 科、43 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