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盐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等18 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 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2 号)有关要求,持续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全面提升我市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建设“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
2、绿色宜居之城”,聚焦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等五大类固体废物,完善固体废物收贮运和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盐城“无废城市”建设特色路径,提高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水平,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着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盐城样板,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二、建设目标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引领,通过优化产业能源 3 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打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固体废物收贮运和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全面提高固体废物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盐城特色建设路径,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3、。到 2025 年,推动一批固体废物领域重大环保科研项目和相关科技成果在盐转化落地,建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体系,形成四个特色路径,着力打造“两(基地)两(中心)一(示范区)”的盐城“无废样板”,实现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发挥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以及东部沿海汽车名城的产业优势,探索“清洁能源生产与固废处置协同”路径,打造“废弃风机叶片等新兴固体废物回收示范基地”“东部沿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示范基地”,助力“绿色制造之城”建设。二是发挥现有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探索“环保制造行业产业链升级延伸”路径,打造“固体废物
4、低碳化利用处置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助力“绿色能源之城”建设。三是发挥国内首个“废盐样品基因库”数据和技术优势,依托静脉产业园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探索“飞灰”“废盐”协同资源化利用路径,打造“长三角区域废盐等特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中心”,助力“绿色生态之城”建设。四是发挥农业大市优势,以“无人智慧农场”为试点示范,4 探索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高效还田和高值利用路径,打造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先行示范区,助力“绿色宜居之城”建设。三、主要任务(一)坚持顶层设计引领,提升“无废城市”建设保障能力1完善法规政策体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提请市人大适时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
5、例立法调研,制定盐城市“无废城市”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出台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盐城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平台管理办法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办法盐城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落实秸秆离田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等财政补贴政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和第三方治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骨干企业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制订推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产品等标准,强化与下游应用领域标准间的衔接。2突破关键技术研究。依托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筹划组建“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低碳产学研技术应用中心”,加大固体废物利用
6、处置技术攻关。支持鼓励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金风科技国家风电实验室、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江苏省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加快废弃风电叶片、光伏组件和动力电池等新兴固体废物 5 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开展建筑与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制备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研究,促进飞灰、废盐等资源化产品团体标准制定,推广秸秆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与试点示范。3强化产业链条培育。积极构建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间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体系。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推动构建产业园区企业内、企业间和区域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运行机制。以盐城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