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适用范围生态制度(一)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制定实施约束性市县2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有效开展约束性市县3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20约束性市县4河长制-全面实施约束性市县5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100约束性市县6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市:100县:开展市:约束性县:参考性市县生态安全(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下降幅度%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市县8水环境质量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比例提高幅度劣 V 类水体
2、比例下降幅度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市县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市(三)生态系统保护1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他地区%3560约束性市县11林草覆盖率山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原地区%6040183570参考性市县-2-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适用范围12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外来物种入侵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95不明显不降低参考性市县13海岸生态修复自然岸线修复长度滨海湿地修复面积公里公顷完成上级管控目标参考性市县(四)生
3、态环境风险防范14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100约束性市县1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建立参考性市县16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约束性市县生态空间(五)空间格局优化17自然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约束性市县18 自然岸线保有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约束性市县19 河湖岸线保护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参考性市县生态经济(六)资源节约与利用2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市县2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约束性市县22单位国内生产总
4、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4.5参考性市县23 碳排放强度吨/万元完成上级管控目标约束性市24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完成年度审核计划参考性市(七)产业循环发展25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利用率%907580参考性县2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参考性市县生态生活(八)人居环境改善27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100约束性市县28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约束性县29 城镇污水处理率%市95县85约束性市县3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95县80约束性市县-3-领域任务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适用范围31 城镇
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5参考性市32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约束性县(九)生活方式绿色化33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50参考性市县34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特大城市70大城市60中小城市50参考性市35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储运-实施参考性市县36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一次性消费品人均使用量%千克50100逐步下降参考性市37 政府绿色采购比例%80约束性市县生态文化(十)观念意识普及38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100参考性市县39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6、%80参考性市县40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80参考性市县-1-指标解释1.1.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适用范围: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工作,组织编制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规划。规划应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或本级人民政府审议后颁布实施,且在有效期内。数据来源:当地政府及各有关部门。2.2.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适用范围: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指标解释:指创建地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情况,对国家、省有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