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修 订 版)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7月 1 目 录 前 言.1 1 适用范围.2 2 工作原则.2 3 开放内容.3 3.1 开放点位.3 3.2 讲解内容.3 4 开放条件.4 4.1 建章立制.4 4.2 硬件条件.4 4.3 人员配置.5 5 开放形式.5 5.1 线下开放.5 5.2 线上开放.6 5.3 其他形式.6 6 开放时间.7 6.1 常态开放.7 6.2 主题开放.7 7 开放程序.7 7.1 前期准备.7 2 7.2 组织实施.9 7.3 异常处理.10 7.4 总结评估.10 8 保障措施.10 8.1 加强组织管理
2、.10 8.2 落实安全保障.11 8.3 做好保密管理.12 8.4 强化宣传引导.12 1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原环境保护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行业企业健康、良性、高质量发展,指导和规范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为第二次发布。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组织制订。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
3、中心牵头编制。本指南主要参与起草单位: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首创环保集团大连恒基新润水务有限公司。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解释。2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原则、开放内容、开放条件、开放形式、开放时间、开放程序、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指南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工作指导。2 工作原则 2.1 突出重点,稳步有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重点工作领域,统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4、等向公众开放。2.2 多方联动,积极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立足实际,结合线上线下等多种开放形式,将开放工作同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相融合,不断深化开放活动,提升开放效果。2.3 保障生产,安全第一。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厂不间断生产运行的特点,充分考虑公众现场参观的安全保障,精心谋划、合理安排向公众开放的点位、路线、时段。2.4 广泛参与,扩大影响。合理规划开放内容、精心设计参与方式,鼓励、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设施开放工作,增强群众获得感,3 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开放实效,努力营造全民环保的生动局面。积极协调媒体资源,扩大设施开放活动的社会影响力。3 开放内容 3.
5、1 3.1 开放点位开放点位 3.1.1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点位包括污水处理工艺段的部分或全部设施、中控平台、在线监控设施、废水排放口及其标识处等。如有条件,可开放臭气处理、降噪等设施。3.1.2 有条件的开放单位,可以设立参观展厅或展馆,生动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包括项目基本情况、企业环评与排污许可证相关情况、生产处理流程、工艺技术效能、环保宣教等内容。3.1.3 其他公开的信息内容可参照法律法规对企业信息公开相关要求。3.2 3.2 讲解内容讲解内容 3.2.1 讲解应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等,让公众了解城市污水特点、处理过程、资源利用结果,认识生态环境保
6、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等,增强公众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的认知,让公众了解污水处理设施将浑浊污水变为明净清水的基本过程,培养公众减排意识。3.2.2 讲解内容应包括开放单位总体情况(如项目处理范围、日处理规模、处理工艺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生态环境信息等)和不同开放点位的工作原理、特点、作用、效果,可参考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讲解员手册。4 3.2.3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监测程序、最终去向等,开放单位应抓住重点环节、重点问题,设计针对不同人群关注点的讲解内容、展示形式和互动环节。讲解内容应根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