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印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指南(2024版)目录前 言1一、环保型前处理和后整理技术2(一)棉及其混纺织物低温前处理2(二)冷轧堆前处理2(三)低带液高效浸轧2(四)双层拉幅定形3(五)无氟防水整理3(六)水基(性)聚氨酯涂层整理3(七)机械柔软整理4(八)生物酶防毡缩4二、节能减排染色和印花技术4(一)气液染色4(二)无导布轮喷射染色5(三)高性能低张力卷染5(四)筒子纱数字化染色5(五)液态分散染料印染6(六)低尿素活性染料印花6(七)数码喷墨印花6(八)新型涂料印花7(九)无酚锦纶固色7(十)莱赛尔织物抗原纤化交联整理8三、污染物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8(一)定形机废气高效处理及余热回
2、收8(二)废水膜法再生及分质回用8(三)含盐染色废水循环利用9(四)低能耗风机及微氧曝气9(五)热泵法中低品位热能回收10(六)蒸汽热能梯级利用10(七)MVR淡碱回收10四、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技术11(一)化纤机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11(二)针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11(三)超声波连续水洗12(四)连续喷射绳状水洗12(五)活性染料无盐轧染12(六)分散染料碱性染色12(七)涤纶织物少水连续轧染13(八)数码喷墨印花在线上浆13五、数字化智能化技术14(一)染化料自动称量、配制和输送系统14(二)印花自动调浆系统14(三)工艺参数在线采集和控制系统14(四)废水处理在线监控系统15(五)智能化仓储物
3、流系统15(六)能源管理系统16六、前沿技术16(一)棉针织物活性染料连续染色16(二)数码喷墨染色17(三)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17(四)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18(五)智能测配色系统19(六)印染MES系统19(七)智能缝头进布系统20(八)智能验布装置20III前 言印染行业是纺织产业链核心环节,是赋予纺织品服装色彩、功能性,提升附加值的重要技术支撑。深入推进印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纺织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指南(2019版)(以下简称2019版技术指南)发布实施以来,绿色
4、先进适用技术在印染行业的应用面不断扩大,行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稳步下降,对推动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及印染技术不断进步发展,行业对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更好发挥技术指南引导行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径的作用,对2019版技术指南进行修订,形成本指南。本指南共6部分、47项绿色低碳技术,与2019版相比,删除6项技术、新增17项技术。15部分为绿色先进适用技术,涵盖资源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经济效益好、成熟可靠、适宜推广应用的技术,其中第4部分为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技术;第6部
5、分为前沿技术,涵盖业内广泛关注、有一定研究基础、符合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但在关键领域攻关或推广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难题的技术。一、环保型前处理和后整理技术(一)棉及其混纺织物低温前处理适用范围:棉针织物、机织物和筒子纱的前处理。技术特点:采用高效双氧水催化/活化剂和低温煮练剂,在低于常规温度(95左右)下除去棉纤维表面杂质和进行氧化漂白,实现4075低温煮练和漂白。应用效果:避免织物氧漂破洞,改善织物手感。相比常规双氧水95前处理,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能耗。(二)冷轧堆前处理适用范围:棉织物的前处理,长丝类涤纶、锦纶等化纤织物的前处理。技术特点:织物浸轧前处理工作液,打卷后匀速转动堆
6、置一段时间,退卷后进行水洗处理。通过优化带液率、打卷速度、织物张力等工艺参数,保证织物处理的一致性和重现性。化纤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带液率均匀性较难控制。应用效果:相比常规连续高温前处理工艺,棉织物综合节能30%左右,化纤织物节能20%30%。(三)低带液高效浸轧适用范围:各类织物的浸轧环节。技术特点:通过油缸加压、轧辊性能的优化设计,使棉织物的带液率降低到55%以下,涤纶织物的带液率降低到35%以下,实现低给液浸轧。不同织物对压力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压力增加会破坏部分织物的组织结构,应根据不同织物设定不同的压力,在保证被加工织物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节能效果。应用效果:降低烘干环节能耗20%左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