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莞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二二年七月 目目 录录 一、规划背景.1(一)“十三五”工作成效.1(二)存在问题.5 二、“十四五”总体要求.6(一)指导思想.6(二)基本原则.7(三)发展目标.7 三、重点任务.9(一)加快建立建筑能耗双控路径.9(二)积极拓宽建筑节能改造渠道.10(三)深入发掘既有建筑低碳潜力.10(四)全面布局绿色建筑发展.11(五)大力提升建筑绿色健康品质.12(六)完善绿色建筑监管机制体制.12(七)提高建筑材料绿色化水平与质量.13(八)大力推动新型材料绿色建材应用.15(九)培育壮大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和人才队伍.16(十)提升装配式建筑全过程
2、“六化”水平.17 四、保障措施.18(一)加强组织领导.18(二)强化目标考核.18(三)加大政策激励.18(四)发挥市场作用.19 (五)推进科技创新.19(六)做好宣传培训.20 附件 1 主要工作列表.21 附件 2 各镇街目标分解表.24 1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水平,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根据广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工作成效 1.建筑节能水平稳步提高建筑节能水平稳
3、步提高 新建建筑能效稳步提高。“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建建筑设计、施工阶段 100%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发布实施东莞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每年发布东莞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计划,并对各园区、镇街下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共新增节能建筑总面积 5641.77 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建筑能耗监测云平台中心不断完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持续纳入监测云平台系统,完成了 1554 栋建筑能耗统计,30 栋能源审计,898 栋能耗公示。积极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我市既有建筑节能
4、改造面积达到 420 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深入推进。2017 年,我市发布东 2 莞市节约能源“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的通知(东经信 2017 268 号),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十三五”期间,东莞市加大太阳能、空气源、水源、余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增长明显。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装机容量 76 兆瓦、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 371 万平方米。2.绿色建筑发展迅速绿色建筑发展迅速 绿色建筑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的通知(东建节能201616 号)、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绿色建筑
5、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东建节能201827 号)和关于转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要点(试行)的通知(东建节能201612 号),发布实施东莞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导则,全市定期开展绿色建筑专项培训,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图审、施工、验收全过程监管不断强化。绿色建筑量质齐升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新建绿色建筑总建筑面积超过 3100 万平方米,大幅超过新增 1200 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的任务目标,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逐年递增,2020 年达到 69%。二星级及以上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约 145 万平方米,运行阶段绿色建筑面积约 131.3 万平方米,高星级绿色
6、建筑和运行阶段绿色建筑建筑面积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建成了麦德龙东莞商场、凤岗理光办公自动化 3 设备项目等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3.新型墙材和散装水泥广泛应用新型墙材和散装水泥广泛应用 禁实限粘、搅拌站绿色生产工作扎实。发布了关于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有关事项的通知(东建节能201812 号)等地方政策文件。“禁实限粘”工作进一步深化,全市新建项目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限制使用粘土类墙材制品,城镇新建建筑中全面普及推广新型墙材,2020 年,新型墙材在城镇新建建筑的应用比例为 100%,顺利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质量监管进一步强化。“十三五”期间,东莞市强化散装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