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及法规的意见书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及法规的意见书 2.02.0 版版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1 年 7 月 2018 年,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共同签署中德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为有效落实该联合声明,共同面对智能网联领域挑战,推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于 2018 年起草了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及法规的意见书,该意见书涉及下列话题:自动驾驶车辆道路驾驶及道路测试 高度自动驾驶地图及定位坐标 数据收集,存储及转移 认证相关标准
2、上述各项话题均已取得进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驾驶及道路测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驾驶及道路测试:中国公安部于 2021 年 3 月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在国家法律层面对自动驾驶车辆提出具体立法。该修订建议稿明确了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进行道路测试和上路行驶的相关要求,制定了自动驾驶车辆违法行为和事故责任分担的相关规定。与此同时,工信部于 2021 年 1 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包括了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进行道路测试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中国相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大力支持自动驾驶及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重要性,尤其是高速公路路测,这一重要
3、认知也体现在上述两项法规之中。数据收集数据收集,存储及转移:存储及转移: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已于 2021 年 6 月公布,将于 2021 年 9 月起正式生效,与 2017 年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一同被视作中国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法律框架的重要支柱。国家网信办于 2021 年 5 月公布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定义了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并制定了相关原则。2 基于以上情况,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决定对 2018 年版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及法规的意见书(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进行更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及法规的意见书 2.0包含下列话题: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 网络安全,数据与个
4、人信息保护 标准 其他 3 话话题题 1 1: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 1.1.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 中国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框架与监管体系的修订和协调措施,对自动驾驶相关法案进行修正,地区试点项目的推出也表明中国正走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正轨上。最近,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以及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等都广受企业欢迎,但我们认为未来任务仍然艰巨。要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建立一个更加清晰、合规的立法环境,就有必要进一步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的适用性修订进程。建议:建议:加快修订进程,制定明确时间表,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
5、规划和开发。加强中德合作框架下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对话机制,及时通过双边讨论,就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关的法案修订进行经验分享。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环境以确保其法律效力,同时保证环境的动态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如:对售后 OTA 软件管理规定的解释说明)。防止法律监管体系出现碎片化或潜在分歧现象,以免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造成限制(如:应保证国家自动驾驶分级标准的一致性)。2.2.跨部委跨部委协调协调 跨部委协调工作是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智能网联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所涉及的跨行业产业政策的不断增多,确保不同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性至关重要,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智
6、能网联汽车发展政策制定的效率及成果。不同部委之间的协调和同步对于避免监管框架的重复和冲突来说也很关键,重复工作通常会给企业和用户造成困扰;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发展,有助于建立健全一致的立法和政策环境。建议:建议:明确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责任范畴。建立明确的战略政策实施准则,以具体可行的措施为重点,同时提供政策解读,提升与行业的沟通效果。为跨境数据流动提供支持,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设计、运营与维护的持续改进。3.3.车企深入参与相关法律、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过程车企深入参与相关法律、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过程 4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的制定涉及法律要求、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因此,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