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研 究究 动动 态态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亚洲金融合作协会 2022022 2 年第年第 2020 期(总第期(总第 18186 6 期)期)亚洲亚洲七大经济体七大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的的实践实践 刘晓曙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智库研究员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2015 年,巴黎协定设定目标: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工业革命前水平相比不超过 2 摄氏度,同时“尽力”不超过 1.5 摄氏度。只有实现“1.5摄氏度”目标,地球生态系统才能“表面上”保持现今状态,超过这一标准,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将面对更难生存的地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亚洲在
2、全球碳中和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碳排放来看,亚洲碳排放总量略超世界总量的一半,且高度依赖煤炭这一传统能源;以经济增长来看,亚洲国内生产总值接近世界一半,是主要的“世界工厂”和全球重要增长引擎。亚洲经济低碳转型对全球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绿色复苏和公正转型意义重大。2021 年底,亚洲 47 个经济体中已有 25 个做出了碳中和承诺。亚洲最大的 7 个经济体中,日本和韩国已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目标定为 2050 年,土耳其为 2053 年,中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为 2060 年,印度为 2070 年。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推 2022 年 09 月 15 日 2 186 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得重要驱动力,亚洲经济体的绿色低碳转型将推动亚洲经济实现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复苏目标。一一、中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的同时,碳排放总量也呈较快增长的态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在努力地协调发展与治理之间的问题。2020 年 9 月,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宣布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能源低碳转型。能源低碳转型。近十年来,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下,中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度电成本分别下降了约八成和四成。
4、2021 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光伏项目和陆上风电项目实行平价上网,中央财政不再补贴,这意味着光伏和风力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市场化运营,这也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2022显示,2021 年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显著优化,清洁能源生产比重同比提高 0.8 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同比提高 0.7 个百分点。产业绿色转产业绿色转型。型。近年来,中国工业领域已经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基础。钢铁行业已初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并已实现了十三五期间 1.5 亿吨去产能目标,电解铝、水泥行业落后产能也已基本退出。十三五期
5、间,中国单位工业用水量降低约 40%,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约 16%。与此同时,中国绿色低碳产业已初具规模。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已超 8 万亿元;2022 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 1033.4 万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 71%。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近年来,中国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还有绿色基金均呈快 2022 年 09 月 15 日 3 186 速增长态势。其中,绿色贷款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截至 2022 年上半年,绿色信贷规模接近 19.55 万亿,占贷款余额比例上升至 9.47%。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也快速
6、发展,2021 年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共计 6463.49 亿元,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来源国。在绿色基金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绿色”、“碳中和”基金已超过 2000 亿,母基金规模近 1000 亿。其中,2020 年 7 月,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资规模为 885 亿元,2021 年 10 月 20 日完成首支基金产品备案,已正式进入实质性投资运作的新阶段。建立碳市场。建立碳市场。2011 年以来,中国已在全国 7 个省市中建立碳市场交易试点;2021 年 7 月 16 日,中国的全国碳市场线上交易系统也正式启动,现已初步构建全国碳市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