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伦敦经济月刊(2013 年 1月)2013 年 1 月 18 日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刘 晨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6659 4264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周景彤 梁 婧 联系人:王 静 刘佩忠 电 话:010 6659 6623 对外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2024 年 8 月 2 日 2024 年第 35 期(总第 546 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解读系列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解读系列之三三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助力
2、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从历史、现在和未来看,发展未来产业具有重大意义。未来产业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需要高度关注基础性技术攻关、多方主体协同参与、兼顾发展与治理。基于此,决定从多方面作出部署,为下一步政策重点提供了明确指引。研究院 宏观观察 2024 年第 35 期(总第 546 期)1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
3、前瞻性新兴产业1。继 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各级政府围绕未来产业作出一系列部署。特别是 2023 年以来,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 年 7 月,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提出“
4、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一、发展未来产业的重大意义(一)从历史看,各国过去持续加码的未来产业部分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未来产业本质上是动态概念,伴随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更替演变,每个时代都存在产业更替和当下阶段未来产业的孕育。纵观全球产业发展史,每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一系列未来产业的涌现,未来产业从技术研发到落地再到产业化应用也深刻改变了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格局。英国率先发明、广泛应用以蒸汽机为代表的18世纪未来产业,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与领导者;美国依托以电动机、内燃机、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一批 19 世纪、20 世纪的未来产业,成为超级经济大国。从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来看,
5、各国在工业革命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推动不同时期未来产业发展,实现了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速(表 1)。我国早期布局的新能源、光伏等产业正持续释放红利。1986 年 11 月,高技术 1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2024 年 1 月。2 2024 年第 35 期(总第 546 期)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正式发布(即“863 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需要出发,选择生物、航天、信息、先进防御、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15 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2001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优先
6、发展技术领域,将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列为优先发展技术领域,为锂电池产业化奠定了基础。2009 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2,进一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中国汽车协会数据,2024 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92.9 万辆和 494.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0.1%和 32%,销量全球市场占有率由 2023 年的 31.6%升至 35.2%。表 1:美国、英国和日本经济增长和 TFP 的增长(%)国家 美国 英国 日本 类别 GDP TFP GDP TFP GDP TFP 1820-1